|
||||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定於9日公佈報告,首次官方講述中央情報局特工對涉恐嫌疑人的刑訊逼供情況。爲應對報告可能引發的安全威脅,美國使領館、軍事機構等駐外部門已提高警戒。
拉登接班人曾五天五夜未能睡覺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基地”組織襲擊後,時任共和黨籍總統喬治·W·布什發動“反恐戰爭”。爲獲取情報,中情局對被抓獲的恐怖和極端組織嫌疑人施加酷刑,包括禁止睡覺、囚禁在狹小空間和人身羞辱。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民主黨人編寫了一份6000多頁的刑訊逼供報告,定於9日公開的是一份480頁的摘要報告,包括影像資料。
熟悉報告的消息人士稱,報告將披露,中情局在拷問涉嫌爲美國“科爾”號驅逐艦爆炸襲擊事件主謀的阿卜德·拉希姆·納希裏時,威脅對其處以電刑,儘管並未真正實施。
除納希裏外,多人遭遇“模擬處決”威脅,身心受創。多名在押人員還遭遇人身羞辱,如性侵等人身侵犯。
消息人士稱,一些刑訊手段本爲迫使涉恐嫌疑人提供重要情報,但實際操作上卻逾越白宮和中情局授權範圍。例如,司法部授權針對極端分子的禁止睡覺刑訊手段,如“基地”軍事指揮官、本·拉登接班人阿布·祖貝達2002年在巴基斯坦被捕後,就曾五天五夜未能睡覺接受審問。但這一手段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監督,後來遭濫用。
“使用這些手段傷害美國的價值觀”
情報委員會報告編撰歷時數年,將首次從官方角度講述布什政府授權的“引渡、關押和審訊”計劃。布什離任前叫停了部分計劃內容,奧巴馬上任後,很快禁止了所謂的“強化審訊手段”。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結論認爲,中情局刑訊逼供未能提供常規審訊所不能得出的重大反恐情報。對這一看法,一些情報和反恐官員並不認可,他們強調,刑訊逼供在提供反恐線索上能發揮重大作用。
白宮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說,奧巴馬認爲,不論刑訊逼供是否獲得重要信息,“使用這些手段本身就不值得,它們傷害了美國的價值觀和美國人的信仰”,且沒有讓美國變得更安全。
他強調,奧巴馬支持情報委員會公開報告,“讓全世界和全美國的人們瞭解究竟發生了什麼”。
導致美國駐外人員面臨更大安全風險
歐內斯特說,有跡象表明,情報委員會報告的公開會導致美國駐外機構和人員面臨更大安全風險。作爲應對,美方已經加強安保。
路透社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已經內部通報安全預警。國防部也警告駐外機構指揮官採取恰當措施保護美國在境外的基地和輪駐人員。
國防部發言人史蒂夫·沃倫說,“報告的發佈確實可能造成騷亂”,作戰指揮部門已接到指示,採取必要防範措施。
衆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邁克·羅傑斯反對公開報告,稱“這是個可怕的主意”。“我們的外國夥伴告訴我們,這會造成暴力事件和人員傷亡。”羅傑斯說。
國務院發言人珍·普薩基證實,國務卿約翰·克里和參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黛安娜·范斯坦有過接觸,強調美國眼下正投入打擊極端武裝“伊斯蘭國”的行動,報告公佈應考慮時機。不過,按白宮官員說法,奧巴馬瞭解克里的憂慮,但依舊支持報告對外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