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位於東澱大窪腹地的臺頭鎮中二堡村,曾是個傳統落後的農業村。2012年農曆臘月二十四,市委書記孫春蘭來該村走訪慰問困難羣衆和老黨員,給予了鄉親們最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該村幹部羣衆勵精圖治,轉變思想,創新發展,很快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財路,看到了出路,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不到兩年時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村莊,成爲遠近聞名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
作爲全縣“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該村以打造宜居、生態、文明村莊爲目標,投資500萬元,進行“五化”標準建設。爲方便羣衆出行,該村硬化主幹街道及里巷衚衕5萬多平方米,使昔日的泥土路變成了今日的柏油路、磚路;爲了方便羣衆夜間出行,投資48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90盞,換鐵桿路燈燈頭30盞,達到村內亮化無死角;爲了實現村莊綠化美化,成立專業服務隊,對原有綠化樹木進行統一修剪,環村新植垂柳、毛白楊、柿子樹約1.45萬株,並且充分利用房前屋後邊角地塊見縫插綠;同時,治理坑塘5個,使生態宜居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效果。
爲了儘快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該村按照縣農業發展規劃,逐步建成以外包育苗經濟區、設施農業特色區、合作社大田種植示範區、果樹種植綜合區爲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通過“兩委”班子協商,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合理流轉土地,將津淶公路東側300畝土地,以“土地+農戶+合作社+公司”的運行模式發包給濱海苗木集團,集中發展苗木經營,實現農戶見效益、得實惠。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農業特色區,規劃設施農業示範區120畝,現已建成大棚區60畝,主要以種植芹菜、西紅柿、黃瓜等綠色蔬菜爲主,產品銷往河北、天津等地,每個大棚年獲效益3萬元。成立合作社大田種植示範區,通過資源整合,集約化管理,執行標準化經營,實現統一購種、統一耕種、統一收穫,並且按入社土地畝數分紅獲利,提高單畝土地經濟效益,帶動農戶入社,壯大合作社規模。目前,該村盈發種植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達160戶,種植雙膜西瓜200畝,年畝均純效益達5000元以上。不斷加快果樹種植綜合區建設,鼓勵帶動林木種植大戶在津淶公路西側擴大果木樹面積500畝,引進以仙桃九寶、十四號、美國春雪等爲主,兼有棗、蘋果等果樹,單產效益顯著增加。
在促進村民致富增收的同時,該村“兩委”班子把精神文明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天津市民文明公約》《天津市民行爲守則》貫徹實施爲契機,用簡明通俗、淺顯易懂的語言來教育村民講道德、守公德。通過建立秧歌隊,活躍村民的娛樂健身活動;通過建立農家書屋,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通過建設健身廣場,增設更新健身器材,爲村民休閒健身提供場所;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使全村婚喪嫁娶簡樸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