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市老齡辦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津城已有13.35萬失能老人,約佔全市老年人口的6.6%,比2012年增長了近2萬人。如何讓這些需要特別護理的老人晚年生活更有尊嚴?本市今年以來推出多項保障措施。
『本市是國內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已達200.85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或機構養老。今年以來,我們已著手面向失能老人推出更多服務。』市老齡辦主任常振宗說。目前,本市已明確規定,全市370餘家養老機構,都要預留60%的床位接收失能老人,並專門建設了國內第二家、全市首家失能失智老人康復照料機構。此外,鶴童老人院等民辦養老機構,也開始嘗試設置獨立院區,專門接受失能老人。各區縣也開始根據失能老人的需求,啟建更多專業養老機構。
失智老人康復照料中心主任孫仕信介紹,失能失智老人的身體、心理狀況多樣,對他們的照料也必須更有針對性;護理人員工作重、責任大,必須經過專業的培訓纔能上崗。目前本市各大職業技術培訓機構和大專院校,都已經開始著手設立課程,培訓有從業資質和專業水准的養老護理員。
按照國際通行標准,判定失能老人看6項指標,即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一至兩項做不了的為輕度失能,三至四項做不了的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為重度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