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早上,『拾光南開』的『老總』、南開大學藝術設計系大三學生任哲正在給員工開『例會』,會議內容不是產品開發、市場營銷,而是企業運營基本法律常識的普及。『任總』說:『前一段時間,我們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吃了大虧,現在得惡補這一課。』
『拾光南開』是一個以文化創意設計為主營業務的學生團隊,其作品在圈中也小有名氣,目前已經運行快8個月了,可公司注冊卻還不到1個月。『以前我覺得注冊跑手續太麻煩,懶得去辦,而且不注冊也不影響我們「接活兒」。』任哲說。
不久前,本市某知名大型購物中心慕名找到任哲,希望請他的團隊設計公司年會使用的包裝袋、賀卡和紀念品等,並開出近6萬元的報酬,與以往一兩千塊錢的『小活』相比,這筆訂單讓整個團隊都興奮不已。『問需求、聊創意,一切溝通環節都很順暢,直到最後簽合同,對方要求審驗「拾光南開」的「三證」,即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並要求提供一個對公銀行賬號,以便支付費用。這些要求,我一個都滿足不了,由於對方財務審批制度嚴格,只能放棄與我們的合作。』談起這段經歷,任哲悔不當初,『那時,我纔幡然醒悟,為什麼團隊剛一成立,學校創新創業基地的指導老師就一直催著我去注冊。』
如今,『拾光南開』團隊已成為一支『正規軍』,新公司的名字叫『拾光藝匯』。任哲說:『吃一塹、長一智,希望大家以我為鑒,可別再犯類似錯誤了。』像『拾光南開』這樣遇到法律問題的學生創業團隊,目前已不是個案。南開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指導老師王修彥說:『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相當於一個企業的「身份證」,有了這「三證」纔說明公司運營的合法性。沒有,就是「無照經營」,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加強學生依法創業、守法經營的教育、引導和服務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