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隨着本市“美麗社區”建設不斷推進,一批批“美麗社區”成爲“美麗天津”的縮影,宜居的人文環境、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更便捷的辦事服務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作爲本市評選出的“美麗社區”之一,河西區天塔街五一陽光社區探索基層民主管理新模式,成立了“社區事務監督委員會”,打造新型“美麗社區”。

在全物業管理下,居委會的工作如何開展,業委會和物業之間的關係如何協調,管理像五一陽光社區這樣的新型社區,是許多社區工作者頭疼的“難題”。對於新型社區來說,雖然物業、居委會、業委會各個機構比較完善,但如果缺乏溝通和有效的配合,社區出現問題時反而無法有效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社區事務監督委員會”應運而生,這個主要由社區老黨員組成的團體,在“美麗社區”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五一陽光社區居委會主任張友玲說:“在成立監委會的同時,社區還推行了‘1+3+1’管理模式,即在黨的領導下,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這三方面直接服務於社區居民,監督委員會起到協調、督促的作用,這種社區管理的新方式,讓各方的作用最大化。”


“監委會的作用其實就是出出主意,通過聽取居民的意見,把居民的想法反饋給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同時起到協調的作用,讓這幾方聯動起來,才能更好地爲居民服務。”83歲的社區監委會主任蔣秉權對記者說。
五一陽光社區尊園有近900戶居民,停車難成了社區的一道難題。“車多車位少,有的車主就隨便把車停在樓下,甚至連防火通道都堵上了。”居民劉先生回憶說。面對這種情況,社區監委會主動聯繫物業、業委會多方進行協調,制定出一套調配車位的方案,按照居民的情況合理分配,緩解了社區的停車難題。“對業主來說,停車是難題,但從物業來說車位有限,確實無法完全滿足每一位業主的需求,這就產生了矛盾,在這種情況下,監委會發揮了協調的作用,與物業一起制定了分配車位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問題。”居委會主任張友玲說。
蔣秉權說:“如果業委會、居委會和物業公司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各幹各的,社區管理必然要出問題,監委會就是充當三方之間溝通的橋樑,有了問題及時溝通、調整,很多問題才能順利解決。”


在五一陽光社區“1+3+1”管理模式下,社區成爲3800餘名居民的和諧家園。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建有上門走訪、服務承諾、結對幫扶等制度;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集辦公、議事、服務、活動等多功能於一體;面向居民羣衆的“一站式”服務窗口和代理代辦服務點更加便民;社區還不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性活動,市民學校、道德講堂、青少年快樂營地豐富了居民的業餘生活。“‘1+3+1’管理模式從根源來說就是爲居民服務,有效發揮多方作用創建美麗社區,進一步改善社區的管理服務環境,讓社區成爲居民更加溫馨、和諧、快樂的家園。”張友玲說。(記者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