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打造零距離服務百姓陣地,將司法行政成果惠及於民
一是創新模式,推動村(居)司法工作室作用進一步發揮。按照“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工作方針,採用“一村(居)一室”的模式,整合公安、司法行政職能,社區警務室與司法工作室合署辦公,保證每個工作日有接待人員,爲羣衆提供糾紛解決、法律諮詢等服務,目前118個司法工作室均已掛牌對外服務。
二是強化基層人民調解工作。依託司法所成立11個調解中心,以各街道專職調委會爲中心,對接轄區內的公安、交通、法院、勞動、工商等職能部門,推動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設立。推行人民調解工作“以獎代補”制度,對村(居)兼職人民調解員實施補貼,補貼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激勵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發揮作用。
三是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依託司法所指導全區村(居)聘請法律顧問,組織律師圍繞羣衆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法制宣傳,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今年共深入村居、社區、學校、軍營開展法律知識講座200餘場,建立起貼近基層、貼近羣衆、貼近民生的基層法律服務長效機制,及時滿足基層羣衆的法律服務需求。
四是加強特殊人羣幫扶救助工作。將安置幫教工作前置,開展全區服刑人員家庭排查和走訪活動,指導各司法所對在12個監所服刑的近500名服刑人員家庭進行排查和走訪。同時,深入各監所開展延伸幫教活動12次。區安幫辦充分發揮職能,幫助金鐘街服刑人員申領結婚證,協助3名服刑人員家屬辦理低保,幫助2名服刑人員會見親屬,幫助金橋街服刑人員解決拆遷過程中的住房問題等,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取得良好的幫教效果。同時,做好刑滿釋放人員首月救助工作,近年來,累計救助特殊困難羣體108人,投入救助資金15萬元。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服務人民的載體。今後,我局必將率領各基層司法所學習借鑑先進經驗,振奮精神,趁勢而上,以更加開放的思想觀念、更加執着的奮鬥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奮力推進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學創新發展,爲我區的兩個轉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