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網1月4日電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下發《關於轉發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信息公開,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知識產權局、中央宣傳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計生委、國資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林業局、法制辦、中科院、國防科工局、高法院、高檢院、總裝備部《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4年12月10日
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
知識產權局中央宣傳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計生委國資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林業局法制辦中科院國防科工局高法院高檢院總裝備部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佈實施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基本實現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確定的第一階段五年目標,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隨着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是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爲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的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道路,着力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積極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文化環境,認真謀劃我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發展路徑,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爲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知識產權法治環境更加完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顯著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深入人心,知識產權制度對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充分顯現。
——知識產權創造水平顯著提高。知識產權擁有量進一步提高,結構明顯優化,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版權精品和優良植物新品種大幅增加。形成一批擁有國外專利佈局和全球知名品牌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知識產權運用效果顯著增強。市場主體運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明顯提升,知識產權投融資額明顯增加,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充分顯現。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顯著提高,知識產權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能力基本滿足市場需要,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支撐作用明顯提高。
——知識產權保護狀況顯著改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司法保護主導作用充分發揮,行政執法效能和市場監管水平明顯提升。反覆侵權、羣體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爲受到有效制裁,知識產權犯罪分子受到有力震懾,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知識產權管理能力顯著增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審查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實現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重點院校和科研院所普遍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知識產權基礎能力全面提升。構建國家知識產權基礎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知識產權人才隊伍規模充足、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素質優良。全民知識產權意識顯著增強,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二、主要行動
(一)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更加註重知識產權質量和效益,優化產業佈局,引導產業創新,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面向產業集聚區、行業和企業,實施專利導航試點項目,開展專利佈局,在關鍵技術領域形成一批專利組合,構建支撐產業發展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專利儲備。加強專利協同運用,推動專利聯盟建設,建立具有產業特色的全國專利運營與產業化服務平臺。建立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完善企業主導、多方參與的專利協同運用體系,形成資源集聚、流轉活躍的專利交易市場體系,促進專利運營業態健康發展。發佈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發展態勢報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區域特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協調發展格局。建設一批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集聚區,在產業集聚區推行知識產權集羣管理,構築產業競爭優勢。鼓勵文化領域商業模式創新,加強文化品牌開發和建設,建立一批版權交易平臺,活躍文化創意產品傳播,增強文化創意產業核心競爭力。
——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加強植物新品種、農業技術專利、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創造運用,促進農業向技術裝備先進、綜合效益明顯的現代化方向發展。扶持新品種培育,推動育種創新成果轉化爲植物新品種權。以知識產權利益分享爲紐帶,加強種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協作創新,建立品種權轉讓交易公共平臺,提高農產品知識產權附加值。增加農業科技評價中知識產權指標權重。提高農業機械研發水平,加強農業機械專利佈局,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快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建立地理標誌聯合認定機制。推廣農戶、基地、龍頭企業、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緊密結合的農產品經營模式。
——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擴大服務規模、完善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量,推動服務業向高端發展。培育知識產權服務市場,形成一批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服務標準規範,加強對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監管。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知識產權服務行業自律。支持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機構廣泛參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鼓勵商業銀行開發知識產權融資服務產品。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平臺,引導企業拓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範圍。引導和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提供重點支持。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對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給予風險補償。增加知識產權保險品種,擴大知識產權保險試點範圍,加快培育並規範知識產權保險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