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共天津市武清區委2015年工作要點
(2014年12月30日中共天津市武清區委四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
天津北方網訊:2015年是搶抓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建設美麗武清至關重要的一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區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區上下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把握新常態、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發展,加快建設美麗武清。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指標達到規定要求。
一、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凝聚加快建設美麗武清的思想共識
(1)堅定改革發展的信心決心不動搖。引導全區上下充分認識到,在全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天津面臨着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自由貿易園區、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重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爲武清搶佔協同發展制高點、實現轉型發展新突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要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推動全區上下認識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在轉型發展中搶抓戰略機遇,在新常態中推動創新發展,奮力開創美麗武清建設新局面。
(2)高標準抓好戰略謀劃規劃。把創新謀劃作爲把握新常態、搶抓新機遇的關鍵來抓,加強對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思考,開展對宏觀形勢、上級政策、制約問題和羣衆需求的調研分析,以開放思維創新謀劃發展舉措,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強化重大規劃引領帶動作用,高標準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抓好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改對接,完成產業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提升工作,以高水平規劃引領高水平發展。
二、集中力量推動轉型發展,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3)全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主動對接國家頂層設計,組織新一輪戰略規劃研究,深化武清主動參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定位和工作重點。加強對區域重大合作項目的謀劃對接,積極爭取納入上級規劃,推動區域協同協作率先突破。按照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要求,加快推進跨域道路交通與周邊地區連接互通,推動北運河通航開發取得實質進展。高標準啓動京津產業新城規劃建設,加快重點區域基礎建設和項目開發,打造面向首都發展的戰略橋頭堡。積極承接首都高端產業和功能疏解,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對接合作重點突破。
(4)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爲轉型升級的內在動力,制定全區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加強政策引導,完善創新體系,強化組織推動,着力建設京津之間科技創新高地。狠抓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對接,着力建設京津冀高校院所科研轉化項目產業化基地,推動現有院所合作項目全面開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強化科研成果推廣和產業鏈關聯項目培育,推動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等創新產業集羣發展,加快實現科研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推進開發區、京濱園、科技谷等自主創新示範園區開發,加快高村創新園和下朱莊創新社區招商建設,打造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和研發轉化基地。按照“提質量、擴增量、聚能量”的要求,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倍增計劃,發展培育更多的小巨人企業和殺手鐗產品。
(5)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瞄準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狠抓項目招商建設和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集羣。堅持高端化、配套化、集聚化,強化產業鏈招商和大項目攻關,着力引進一批帶動力強、關聯度高的優質產業項目,推動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向千億規模邁進。全年新增引資400億元。依託“僑夢苑”聚集區和友好城市平臺,全方位擴大海外招商成果。強化項目建設在擴大投資拉動、打造產業集羣上的重要作用,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推動重點投資項目和市級大項目全面竣工。以創新模式、提升產能、優化產品爲重點,深入實施千企轉型工程,完成年度轉型升級任務。強化扶持服務,做優市場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形成市場主體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6)推動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堅持外向型和內向型服務業並舉、武清新城和產業園區並重,統籌推動服務業發展上水平。大力發展面向京津冀的外向型服務業,做大做強電子商務、信息技術、高端商貿、休閒旅遊等優勢產業。強化電子商務產業集聚效應,啓動電子商務產業園核心區建設,着力引進優質電商項目。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跨境業務、物流快遞等關聯產業。深入實施企業上網、電商進村工程,擴大電子商務應用轉化優勢。依託太平洋電信、中興通訊等龍頭項目,積極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產業,提升區域服務功能和產業帶動能力。大力發展高端商貿和休閒旅遊業,加快前進道歐式高端商貿帶建設,推進北運河、龍鳳河旅遊帶以及現有旅遊節點功能形象提升,包裝推介特色線路和旅遊產品,全面打響京津高端消費和近郊休閒度假遊目的地品牌。加快發展以便民服務爲重點的內向型服務業,深入實施城鄉商業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推動商業服務網絡向村街社區延伸,滿足城鄉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7)加快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按照“三提升、兩帶動、兩培育”發展思路,制定實施都市型農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節水、綠色、高效農業。落實“一減一穩三增”要求,深入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工程,加快提升基礎農業發展效益。把農業結構調整與生態建設、旅遊開發緊密結合,高標準建成重點廊道休閒觀光農業帶。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引進涉農龍頭項目,打造農業發展新亮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強與京津等地農業科研院所合作對接,建設一批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持續抓好農業合作組織建設,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建成農業信息化應用系統,推進農產品直供直銷和特色農產品上線上網,擴大武清放心農產品品牌影響力。重視加強新型農民培育,統籌實施農業種植技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宣傳教育系列培訓工程,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增收致富本領。
(8)推動園區建設發展上水平。強化園區發展主力軍作用,吃透用好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自貿區配套政策,加快建設開放型、創新型、服務型園區。大力推進武清開發區創新發展,加快歐盟產業園、高校創新園、自貿區武清園等新功能區招商建設,深入推進發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創新,有效發揮引領創新、帶動轉型、支撐發展的龍頭作用。借鑑中關村、金融街、生態城發展經驗,全面提速商務區建設發展,加快國際企業社區、花園雲谷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園區出形象、見效益、上水平。以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高效益爲重點,加快示範園區開發,推動落地項目加快建設投產步伐,完善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功能,全面提高發展質量效益。
(9)着力突破轉型發展瓶頸制約。對照轉型發展要求,強化改革創新導向,着力破解資源要素和投資服務制約。堅持集約節約用地導向,提高單位土地投入產出效益。持續實施“退二進三”和“騰籠換鳥”工程,推進閒置土地整合置換,促進現有土地資源優化利用。大力推進投融資方式創新,保證重點工程建設資金需求。完善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提高企業融資服務水平。加強融資平臺監管,有效防範信貸風險。以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爲目標,深入實施軟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大力推進“五位一體”的軟環境建設,營造高效便利、宜居宜業的營商環境。
三、推進城鎮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中等城市
(10)着力提升生態環境優勢。持續加大投入、建設和整治力度,高標準推進“美麗武清·一號工程”,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深入實施城鄉大綠工程,完成武清新城、路網沿線和重要點位10萬畝綠化造林。高標準舉辦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借勢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擴大生態武清品牌影響力。加快推進清水工程,實施龍鳳河故道等重點河道綜合治理,實現新城內外生態水系貫通。啓動大黃堡溼地生態修復。加大環保設施建設力度,實現垃圾和污水無害化處理。嚴格落實污染源綜合治理措施,嚴厲打擊各類環保違法行爲。
(11)高標準推進武清新城開發。以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爲重點,加快武清新城開發建設步伐。大力實施城鐵片區、南湖片區、舊城片區開發建設工程,加大重點地塊和重點項目招商建設力度,打造現代城市發展新功能區。積極推進城市功能建設,實現影劇院開業運營,完成體育中心主體工程,建成NBA體驗中心、創意米蘭家居等城市標誌項目。穩妥有序推進舊城改造。
(12)加快新市鎮建設發展步伐。堅持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方向,着力推進實力鎮街、美麗鎮街建設。加大引導和服務力度,推動鎮街找準發展路徑、加快創新發展,走出強鎮強街特色發展道路。結合京津產業新城建設和示範園區拓展,紮實有序推進市級示範鎮建設。強化市場化運作導向,支持有條件的鎮街實施撤村建居和鎮域開發工程,帶動鎮域建設發展重點突破。
(13)深入推進村街建設發展。以困難村結對幫扶爲契機,大力實施村莊基礎提升、實力提升、環境提升、文明提升工程。以壯大集體經濟、增強造血功能爲重點,持續抓好市區兩級困難村結對幫扶工作,確保幫扶村街三年建成美麗村莊。按照“一村一策”原則,整理盤活村街閒置資產,大力發展村街樓宇,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實力村街。持續推進村莊基礎功能建設,提高偏遠村街基礎功能保障水平。
(14)提升城鄉環境管理水平。落實城鄉環境網格化管理機制,推動環境面貌實現更大改觀。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設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安全等平臺,提升城市數字化管理水平。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秩序綜合整治行動,集中治理解決城鄉環境重點難點問題。深入推進清潔社區、清潔村莊建設,推動所有村莊達到清潔村莊標準。
(15)加快完善城鄉基礎功能。高標準完成城際站、客運站改擴建工程。推進區域幹線和城市道路新建改造。高標準抓好公交都市示範區建設,實現公交網絡向園區村街延伸。強化國有運營和有效監管,加快出租車規範管理。加強城鄉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基礎功能設施建設,提高基礎服務保障能力。啓動引灤二線和王慶坨水庫建設工程。
四、改善民計民生,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於民
(16)全力辦好惠民實事。堅持惠民利民便民導向,謀劃實施新一批惠民工程。高度重視羣衆就業增收,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實施技能人才培訓計劃,提高羣衆勞動素質和就業能力。結合電商進村工程,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自主創業。大力推進社會保障擴面,提高覆蓋範圍和保障水平。繼續實施老舊社區改造工程,持續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推行社區“五位一體”管理模式,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抓好養老設施建設和規範運營,新建一批農村養老幸福大院。啓動老年大學建設。重視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保障困難羣體基本生活。
(17)協調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深入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快實施高中校現代化達標建設和學前教育提升工程。協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完成校園周邊交通標識完善工程。加快北大公學建設,打造示範教育品牌。依託智慧校園平臺,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加快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防病治病能力。加快基層衛生服務站點建設,爲羣衆提供良好就醫環境。繁榮發展文體事業。積極組織承辦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動和體育賽事。全力爭創中國書法之鄉。紮實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持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18)重視抓好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最大限度凝聚全區上下改革發展共識。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深入開展“講文明、提素質、樹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文明和諧、開放包容的社會風尚。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推動各行各業從業人員講誠實、守信用。繼續開展“武清好人標兵”評選活動,選樹一批社會楷模和先進典型。加強“兩臺一報”建設,藉助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信息安全和互聯網管理,提高媒體網絡輿情應對處置能力。
五、大力推進依法治區,提高法治武清建設水平
(19)全面加快依法治區進程。認真貫徹中央和市委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區的意見》。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爲美麗武清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環境。
(20)大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提高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水平。認真執行新《預算法》,加強預算監督管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審批與監管信息溝通、協調聯動機制,理順審批流程,規範審批行爲。全面落實鎮街綜合執法,加快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實現行政權力公開透明規範運行。持續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完成行政機關政務公開目錄編制。深化落實行風評議機制,擴大評議覆蓋範圍,促進政風行風持續提升。
(21)深入推進公正司法。按照中央和全市統一部署,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陽光司法體制機制。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全面推進公正高效司法。堅持公開公正公信原則,嚴格規範執法流程和執法行爲。建立健全保障羣衆參與司法調解、司法聽證、涉訴信訪等工作機制,實現推進司法公開與保障羣衆權益的有機統一。
(22)全面加強法治社會建設。加強全社會普法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工作,引導羣衆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深入推進化解社會矛盾“三個三”工作體系建設,及時調解處置各類矛盾糾紛和熱點問題。紮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暢通羣衆反映問題渠道,引導羣衆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表達自身訴求。大力推進司法室基層全覆蓋工程,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23)紮實推進平安武清建設。着力推進社會治理規範化,維護企業安心放心、羣衆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持續開展“五個一批”活動,提升新武清人管理服務水平。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深入開展反邪教鬥爭。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升社會治安管控科技含量,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認真抓好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藥品安全等工作,嚴防重大事故發生。加強應急指揮體系建設,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六、大力加強黨的建設,爲加快建設美麗武清提供堅強保證
(24)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牢牢把握從嚴管黨、治黨、建設黨的“新常態”,鞏固擴大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高標準制定全區黨建發展規劃,深入落實三級黨建聯述聯評聯考機制,切實履行從嚴管黨治黨責任。
(25)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把思想建黨擺上重要位置,強化黨員幹部政治責任和政治定力,切實與中央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強化黨的意識和政治紀律。加強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隊伍建設,落實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推動各級強化學習、改進學風。強化學習成果的定期交流和實踐轉化,增強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針對性。
(26)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堅持言必信、行必果,常態化抓好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持續用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強化領導幹部表率作用,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帶動各級勤政有爲、破滿奮進、幹事創業。繼續開展“下基層、辦實事、解難題、交朋友”活動,實現聯繫服務羣衆常態化。堅決貫徹執行“三嚴三實”要求和中央“八項規定”,以優良作風取信於民。
(27)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好乾部標準,突出幹事創業導向,創新干部選拔任用、考覈評價、管理監督機制,做到選賢任能、用當其時、知人善任、人盡其才。以拓寬渠道、豐富內容、靈活形式爲重點,統籌實施幹部教育培訓工程,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掛職鍛鍊,推動優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紮實做好績效考覈工作,堅持開展互看互比互學活動,鼓勵各級幹部奮發有爲、幹事創業。
(28)切實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落實全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加快建設京津之間人才聚集地。健全完善引資、引才、引智聯動機制,深入推進政產學研對接合作,集聚更多高層次人才創業發展。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培養儲備行業骨幹精英,促進優秀人才充分涌現。加強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落實激勵獎勵政策,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努力營造人人皆想成才、人人各顯其才的濃厚氛圍。
(29)深入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按照“黨委主導、依法依規、優化結構、積極穩妥”思路,嚴格程序、嚴明紀律,從嚴查處賄選、鬧選等干擾換屆的違法行爲,高標準完成村級組織換屆工作。以換屆爲契機,深入實施談心談話和教育培訓工程,推動新上任村幹部講政治、明政策、懂規矩、守紀律。深化基層組織抓強促弱工作,集中打造先進示範村街、轉化提升薄弱後進村街。加強基層後備力量建設,推選農村優秀青年入黨、優秀人才入後備,培育黨員新生力量和村級幹部中堅力量。狠抓村街幹部行爲準則落實,持續抓好正風肅紀,維護農村風清氣正環境。推進村民自治機制規範運行,促進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重視加強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和基層站所黨建工作,有效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
(30)着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層層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快構築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體系。加強廉政宣傳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推動各級幹部敬法畏紀、遵規守矩。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落實監審互動、重大項目專項監察機制,從源頭上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強化正風肅紀,糾正危害全區發展和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查辦腐敗案件,維護武清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
(31)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跨越發展合力。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維護全區上下團結統一、幹事創業的良好局面。發揮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作用,支持其依法行使監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選舉任免權。支持人民政協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加強工、青、婦等羣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凝心聚力促發展的積極作用。加強新形勢下的統一戰線工作,積極推進對臺交流合作。重視做好老幹部工作,有效發揮建言獻策、支持發展作用。抓好國防教育和“雙擁”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以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爲保證,團結一心、銳意進取,爲搶抓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建設美麗武清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