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一些已跨入大齡行列尚未婚娶的單身青年不由得加快了相親的腳步。記者近日走訪在濱海新區舉辦的數場大型公益相親活動發現,參加相親活動的單身男女,『分化』非常明顯,大齡女青年的人數遠多於男青年,最大比例為3:1。前來趕場的除了年過30歲的大齡女青年,還有『勁敵』90後。
擇偶標准高交友圈子小
今年32歲的小雯身高1.7米,相貌姣好,是濱海新區某大型國企的管理人員。從未想到數年後會因個人問題而焦慮的小雯,在工作之初,堅持按自己的標准找男朋友。幾年無果,眼看年齡越來越大,在家人的『威逼利誘』下開始關注相親活動,參加幾次後,小雯氣餒了,『相親活動上,本來就大齡女的多、男的少,那些二十五六的女孩一來,我還有什麼優勢?男的都願意找歲數小的。』
小雯所在單位工會的婦女主任張比玉告訴記者,新區企事業單位裡像小雯這樣既有學歷又有能力卻沒嫁出去的大齡女孩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張比玉分析說,主要是個人沒有一個現實的擇偶標准。『新區一些大型單位招錄的女員工學歷基本都是碩士,年齡都在二十五六,她們進入工作單位時,與之年齡相匹配的男士差不多都有女朋友了。另一方面,因為學歷高工作穩定,這些女孩兒不光擇偶標准高,要求也細,甚至要對方的血型和星座必須和自己匹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女孩兒離開學校之後立即進入單位,交友圈子無形之中被縮小,也不利於個人問題的解決。』張比玉總結說。
太重物質『紅娘』為難
濮健是濱海新區一位有著十餘年經驗的『老紅娘』,每年義務舉辦百人以上大型公益相親活動近10場。從2002年開始,濮健就義務幫單位中的單身男青年找對象。『在2008年之前,我撮合的領證成功率每年是9%,但2008年之後,一下子降到了3~5%。』濮健說。對於成功率下降的原因,濮健認為與2008年之後房價的急速上漲有很大關系。『女方詢問男方條件時,「有沒有房」這一條被問得越來越多。一些在新區打拼的外地青年很優秀,剛工作幾年就要求他買房是不實際的。』濮健無奈地說。
對於身邊那些『恨嫁』的大齡女青年,濮健絞盡腦汁策劃了不少活動。『在我建立的相親QQ群裡,不少大齡女青年都很優秀。近幾年,我策劃活動更有針對性了,搞了幾次大齡女青年專場,效果不錯,就是大齡男士難找,每次都是女多男少。』濮健說,之所以這樣出招兒也屬無奈,『現在相親活動上看到90後已不新鮮,大齡女青年本來就不佔優勢,如果分開搞專場,針對性強,成功率可能會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