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促進發展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必須依靠發展。昨天,市委、市政府召開新年第一個全市性大會,對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和20項民心工程進行動員部署。帶着融融暖意的務實舉措、切中百姓關切的“民生指標”,開啓新一年的活力閘門,描繪溫暖和諧的發展畫卷。
發展的目的,是讓人民羣衆過上好日子。無論是以“助小微、促創新、促創業”爲主題的“促惠上”活動,還是力度大、受益廣的20項民心工程,都聚焦同一個熱點:羣衆的期盼;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羣衆。
在這個激盪風雲的改革時代,創新與創業,比任何時候都更能喚起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激情與夢想。促創新、促創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羣衆,這是發展的呼喚、時代的命題,對拓展新思維、開闢新路徑提出更高要求。企業不論大小,都是市場經濟最寶貴的微觀基礎、促進天津發展的活力因子。如何讓這些活力因子充分釋放潛能?怎樣讓天津的“小微故事”更加激情澎湃?解好命題的關鍵,就在於切中企業的所思所盼。緊緊扣住小微企業最迫切的期盼,幫助解決制約發展的融資問題,企業就能更有底氣去拼,更有實力去闖,“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書寫更多“贏的傳奇”。
爲小微企業雪中送炭,扶持的是企業,其意義遠不止於千家萬家企業的成長。去年本市新增民營企業5.5萬家,吸納數十萬人就業,可以說,小微企業已成爲解決就業的主力軍、生力軍。把“助小微、促創新、促創業”政策落到實處,以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激活金融機構服務“草根經濟”熱情,讓更多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得到及時支持,“破繭成蝶”良好成長,將會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激發創新創業、自我實現的熱情,同樣也是民生工作的深刻內涵。今年的20項民心工程,既注重緊貼羣衆需求,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給羣衆帶來更多實惠,又注重個人價值實現,以實施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扶持農戶建立長期有效增收渠道等舉措,鼓勵幫助羣衆實現人生價值,創造美好生活,爲做好民生工作注入了創新活力。
更多更好地爲人民謀福祉,考量的不僅是工作方法,更是對羣衆的感情。感情是立場、是源泉、是動力。帶着感情做事,纔會更加用心,羣衆就能感覺到溫暖,我們這個城市就更有溫度。民心工程正是這樣一個“溫暖工程”。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把羣衆的期盼變成行動,把羣衆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這是民心工程的要義所在,也是民生工作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