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進劇場遲到、看演出打電話大聲喧嘩、觀賽污言穢語……有市民反映,個別市民在觀劇觀賽時的不文明行為,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也使得城市的文明程度『打折』。
鏡頭一:晚上7:38,河西區南北大街某劇院,話劇演出已經開始8分鍾,一些觀眾姍姍來遲。一個小女孩拉著中年女子的手著急往裡走:『媽媽,阿裡巴巴出場了!』中年女子並不著急,邊推門邊給孩子脫外套。由於門不斷開關,坐在最後排的觀眾被一次次影響。
鏡頭二:晚上8:30,津南區津沽公路附近的某體育館,一場籃球賽正在進行,一名隊員縱身一躍,搶到籃板上籃進球。一些失落的球迷大聲喧嘩,喊起了國罵。
鏡頭三:晚上8:58,和平區貴州路某體育館,一場排球賽進入尾聲。客隊一名隊員發揮失常,幾名球迷接連發出噓聲並起哄。
天津社科院專家郝麥收認為,在劇場或賽場上,觀眾們的表現,是演出環境、比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演員、運動員的發揮。觀眾是否熱情,能不能與演員、運動員文明互動,成就了演出和比賽的精彩與否。其實,每一個劇場也是一個考場,每一次比賽也是一次考試,考的不僅僅是表演者、比賽者的水平,也包括觀眾的文明素養。觀眾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從細節做起,做文明觀眾。他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起統一的劇場賽場規范准則,對觀眾的進場時間等具體事項做出詳細規定,讓文明觀演做到有法可依。此外,還可以多組建一些劇場、賽場志願者隊伍,通過科學引導來維護文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