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延遲退休真來了 會引發哪些“蝴蝶效應”?
如果延遲退休真的來了,也許會出現如下的場景:
困擾年輕人和居民們多年的廣場舞消失了,曾經忙碌的花鳥魚蟲市場蕭條了,遍佈五大洲的“夕陽紅”旅遊團縮水了,因爲大爺大媽跟年輕人一樣在格子裏忙工作了……
但相關新興產業應運而生:因爲爺爺奶奶要參與工作,接送照看寶寶將成爲難題,託管機構將異常繁榮;除了托兒,由於無法受到上班族子女的照料,面向高齡羣體的託老產業也將快速發展;養生節目可能更爲搶手,爲飽受職業病、更年期綜合徵、老年病困擾的中老年上班族提供養生規劃、心理輔導、智力支持的產業更爲發達;而保險業、醫療保健甚至處理勞動糾紛的律師行業都可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延遲退休必須有一系列制度紅利兜底,不能讓延遲者吃虧。比“一刀切”更好的是彈性退休,首先可以從女性開始,允許有意願的女性工作者55歲退休,實現男女平等;其次,通過政策引導,實現正常退休、提前退休以及超齡退休的福利差異,清理越早退、養老金越多拿的“倒掛”政策;最後,針對就業和勞動力人口、收入分配等因素,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上下限。
楊燕綏認爲,想早退休可以找出各種理由,不想退休也能重新就業。真正由政府決定的延遲退休的關鍵,是個人何時能領取養老金。
也有專家建議,解決養老缺空需要從長計議和精算平衡。例如,目前空賬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國企改革時職工下崗退休,工齡視同繳納,形成幾萬億空賬,但現在國企效益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國企甚至已經成爲世界500強,可考慮讓國企提高利潤上繳比例,專項填補以往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