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俗話說得好,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不管街坊說老太太性格多麼古怪,但她和老伴未來的生活的確需要有人照顧。她能想到招一個女兒侍奉他們老兩口,這也算是居家養老的智慧選擇。至於老太太是不是騙子,是不是想以招女兒的方式讓別人免費提供服務,我們公衆不能妄下結論,我們所能做的不是猜疑,而應當是更多的理解與幫助。
昨天,《河南商報》報道六旬老人招“女兒”一事引發熱議。有網友關心,也有網友質疑。昨天中午,記者再次來到老太太家探訪,她稱,招閨女是爲養老,但因爲擔心受騙,兩年多來“應聘者”超過100個,也沒有遇見合適的。
@海綿寶寶愛淌鼻涕:希望她不是騙子,更不希望有人去騙她。
可見,網友們都有各自的看法;可見,有些網友並未進行換位思考,僅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進行了某種猜測與不理解;可見,老太太與自己的女兒不來往自有其雙方複雜的原因。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見,有的網友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過度猜疑了老太太招女兒的行爲。再說了,年過六旬的老人也不可能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此,大家只能多一些相互理解與支持,沒有必要對其招女兒的事情求全責備。她和老伴想用房產居家養老,對於低收入的老年朋友來說,不能不說是比較理智的選擇。
然而,不能不說,用房產作爲“女兒”的利益補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和耐心的,如果沒有誠心誠意侍奉兩位老人的耐心,就想輕易獲得房產,那未免過於天真和幼稚。但是,如果老太太的試用期過長,就難免會讓應聘的“女兒”心裏不踏實。這就需要老太太必須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拿出一個明確的試用期限來,老太太必須和“女兒”依法簽訂合作協議,並明確雙方各自的責任與義務,而且應當到公證處進行依法公正。只有這樣,老太太和“女兒”才能依法享有相互尊重和自我約束力;只有這樣,雙方纔能按照事先約定履行各自的承諾。可以說,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彼此的尊重與相互理解;只有建立起感情來,雙方纔能水乳相融地結合在一起,並隨着時間的推移成爲自然而然的真摯感情。
《孟子》中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兒女,推廣開也去愛撫人家的兒女。”也就是說,要像尊重我們自己家的老人一樣尊重別人家的老人,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家的孩子。“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也就是說,只有建立在雙方相互尊敬的基礎上,才能創造出和諧相處的環境與氛圍來;也就是說,只有雙方以心換心,才能相互贏得對方的信任與彼此融合。戴維·德克爾先生說:“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所以,鄭州老太太招聘“女兒”的事,並非簡單而容易;所以,想當“女兒”的必須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想最終獲得老太太許願的房產,首先要有所付出,要用自己的感情和出色的優質服務,讓老太太心滿而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