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年,《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總體方案(2015—2020年)》將出臺,將實施100處公交站臺改造,完成100項疏堵工程項目,規範100公里專用自行車道,新增公共自行車1萬輛,對機場周邊等擁堵重點區域出臺綜合方案——
“首都”如何告別“首堵”
在今年的北京兩會上,“治堵”再次成爲焦點。在政府工作報告首次配發的解讀彙編中,“緩解交通擁堵”成爲重要篇章。“交通部門正在着手製定新一輪的綜合緩堵措施,綜合措施注重治污與治堵結合。”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周正宇看來,標是“交通病”,本是“城市病”。
更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制方式
2014年至2017年,北京小客車指標額度削減至每年15萬個。限行、限購,通過行政措施進行調控和管理的治理方式固然有效,但在周正宇看來,接下來要更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制方式,破解交通難題。
對於社會關注的“專車”問題,周正宇說,通過網絡平臺約出租車、專車等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交通部門會積極促進發展。不過,專車要在現有法律法規體系內合法經營,因爲出租車是比較特殊的行業,要有嚴格的公司註冊制度、經營牌照、上崗證等,如果有私家車參與或以“專車”爲名獲取收入,肯定違反現有運營規則。
“出租車也能參與專車,但目前價格體系不靈活。”周正宇說,交通部門會推動價格改革,讓更多出租車合法參與,爲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相關方案正在加緊研究中。
從管理部門對專車的發展思路可見,用法治思維破解難題是未來的重點。據瞭解,今年北京市將發佈《北京交通發展綱要2015—2030》。針對“停車難”,將探索研究停車管理改革,推進停車管理新體制改革、強化停車管理考覈、鼓勵居住區停車管理自治、適當增加停車設施供給、規範停車經營行爲。同時,將制定交通立法五年規劃,加強各項緩堵政策、非法客運車輛查處、機動車停車管理等重點領域的立法研究,推進“治超”“停車”等執法體制改革。
更注重運用價格、稅費政策
今年,北京在疏堵的主要舉措中明確,“綜合運用價格、稅費等經濟政策,引導降低車輛使用里程”。同時,提出了相關約束性指標:在機動車總量方面,2017年底前力爭控制在600萬輛以內;在車用燃油總量方面,到2017年力爭比2012年降低5%以上。
借鑑發達國家疏堵經驗,大力發展公交仍是實現“少開車”的必然之選。2015年,地鐵14號線中段等線路將開通試運營,總里程有望達到554公里;2017年底前,16號線等線路將開通試運營,總里程將超過620公里。
據介紹,從2014年12月13日起,北京地鐵6號線早高峯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由4分縮短至3分30秒;15號線早晚高峯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由7分20秒縮短至5分。12月29日起,5號線早晚高峯最小行車間隔由2分30秒縮短至2分15秒;8號線早晚高峯最小行車間隔由3分30秒縮短至3分15秒……疏解擁堵,正以秒計。
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正光說,下一步將重點提升1號線、5號線、6號線、10號線、15號線、大興線、亦莊線運輸能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縮短平日早高峯發車間隔,運力提高5%到15%,努力實現中心城區線路突破2分鐘的最小間隔運營。
周正宇說,下一步要通過實現公交路權優先,擴大公交線路覆蓋廣度及深度。
更注重調整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
人口膨脹是交通難題的重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制定的人口規模爲1800萬人,現在這一數字早已突破。有效控制人口增長,需要和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結合,通過產業引導,實現人口更好分佈。目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改之中。
2015年,北京市將編制“十三五”交通發展規劃,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加大緩解交通擁堵力度將成爲規劃的重點。2015北京疏堵主要預期目標爲:中心城區路網交通指數控制在6以內,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
“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周正宇說,2015年,要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
周正宇透露,2015年將啓動“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配合編制《北京、天津、石家莊市市域(郊)鐵路網規劃》,開工建設京沈客專、京張鐵路,研究平谷線與河北省規劃對接方案。加快京石城際、京唐城際和京九客專北京至霸州段等項目前期研究工作。城際鐵路網、市郊鐵路網、城市軌道交通網、高速公路網、國省幹線網的有效銜接,無疑將對疏解產業和人口發揮重要作用。
周正宇表示,通過人口調控、功能佈局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等源頭治理,將強化交通承載能力對城市空間拓展的約束作用。通過治理“城市病”來緩解“交通病”,是科學有效的治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