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日從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獲悉,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該研究院通過集中開展癌癥、糖尿病、重大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新藥自主創新研發,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其中,代表性成果有:
在防治癌癥方面:以聯合研究院為核心載體,天津市專門設立『抗癌重大專項攻關計劃』,目前已依托專項支持臨床項目11項,臨床前項目60餘項,全國1/3的臨床項目落戶天津;通過轉化醫學研究開發出『老藥』多西環素的抗腫瘤『新用途』,可為臨床腫瘤病人提供價格廉價(成本約0.1元/片,市場價格約為成本額的10倍)、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抗轉移藥物,預計2015年獲得臨床批件;孵化企業凱熙醫藥(天津)公司首個腫瘤預警檢測技術已經獲得上市,正在承擔華北地區京津冀魯腫瘤預警檢測服務。
在防治重大代謝性疾病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低毒的新型II型糖尿病藥物開發』項目可避免現有藥物的副作用,適宜患者長期服用,有望成為新型的胰島素增敏劑類糖尿病新藥,將於2016年申報臨床批件;引進的英國II期臨床研究項目——『口服胰島素膠囊』通過研發重組人胰島素的口服給藥系統,將實現胰島素口服,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控制血糖和減少並發癥,正在我國進行制劑生產和藥效學研究;『治療急性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的新藥開發』項目,將成為世界范圍內首個有效治療腸出血的小分子化藥,相關研究成果已申請2項國家發明專利,並遞交PCT國際專利保護。
在防治重大傳染病方面:『新型抗手足口病(EV71)藥物開發』項目開發出針對病毒侵染和復制的治療性抗體,預計2015年底申報臨床批件,將填補目前世界上手足口病重癥治療方面的空白,其成功開發可佔據超過70%的市場份額,並實現每年超過億元的經濟效益;主設計的一類廣譜抗冠狀病毒藥物『抗非』,其成功開發將成為國際上第一個針對SARS的抗病毒藥物,並為國家提供一種應對SARS危機的戰略安全手段,有力填補國家安全需求的空白;『以艾滋病整合?為靶點的新藥開發』項目研發出針對艾滋病整合?的強效抑制劑,將於2016年申報臨床批件,並獲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病毒藥物。
據了解,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累計承擔國家、天津市、濱海新區實施的重大課題30多項,進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的『國家隊』,支持7個新藥、19個臨床批件的研發,成為天津市開展生物醫藥研發的核心基地。
此外,2015年1月31日,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醫學科學報》和《科學新聞》雜志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正式公布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院長饒子和成功當選,是唯一來自天津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