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廢舊的挖土機、推土機報廢後,能用來乾什麼?浙江臺州黃岩區的廢棄物生態填埋場給出的答案是:打造成藝術品。該填埋場就地取材,最終化腐朽為神奇,打造出一個高達6.5米的變形金剛。『制作這個變形金剛是向市民傳遞「再生資源、廢舊物品也是寶」的理念,讓人們更加重視環境保護。』2月4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填埋場負責人馬懿說。
黃岩廢棄物生態填埋場於2005年12月建成並投入運營,佔地面積396畝,填埋總庫容為261萬立方米,設計日處理規模350噸—800噸,主要負責處理黃岩區70多萬人口所產生的生活垃圾。
『2014年,這裡的垃圾日均處理量是649噸。』馬懿告訴記者,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國內的垃圾分類沒有國外成熟,這麼多垃圾集中到垃圾場再進行分類處理,所花費的人力物力非常巨額,應該讓市民養成自覺垃圾分類、利用再生資源的習慣。
為了用比較接地氣的方法來宣傳環保理念,去年10月,填埋場聯系了文化公司,用廢棄材料著手打造『變形金剛』。值得一提的是,90%的材料,來自填埋場廢棄的兩輛推土機和一輛挖掘機。
組裝、焊接、噴漆、打磨……在精密的制作之下,整個6.8米的龐然大物誕生,挖掘機的挖掘斗成了變形金剛的『手掌』,挖土機履帶的齒紋成了兩只『腳』。
『如果把挖掘機和推土機當廢鐵賣掉,利用率不高。把他們打造成藝術品,可以起到裝飾和宣傳的作用。』馬懿說。
如今,『變形金剛』在黃岩吸引了很多人圍觀拍照。有的市民稱之為『大黃蜂』。
『其實,真正名字還沒有取好,這些名字我都能接受,我們在制作的時候,本身就有融合流行元素的考慮,為的是做好宣傳,讓再生資源利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馬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