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清潔村莊行動作爲“四清一綠”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推動美麗津南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津南區主要領導多次到村深入調研,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2014年津南區清潔村莊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各成員單位協調配合,統籌規劃,形成了“區、局、鎮、村、民”五位一體的聯動工作機制,清潔村莊行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羣衆們都說: “乾淨整潔的村子,讓大家住着都舒心!”
鞏固清整效果,保證常態化管理。在鞏固環境集中清整工作的基礎上,實施了環境治理的常態化管理。一年來,累計動用人員11000人次,機械作業50餘次,清運垃圾686噸,清潔溝渠14500米,拆除違章建築120處,清理堆物420餘處,粉刷立面10.5萬平米,治理牌匾1000延米。
完善環衛基礎設施,規範垃圾處理體系。結合鎮、村實際情況,確定了“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制定了《津南區清潔村莊行動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現已完成公廁改造102座,新建、維修封閉式垃圾池545座,近期將建設完成地坑式垃圾轉運站50座,購買單臂吊式垃圾運輸車8輛。在全市範圍內率先進行了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工作,西小站等三個村被確定爲第一批試點村,村內設立了“兩箱一網”,村民定期將有毒、有害垃圾投入“網”中;將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放入門前“兩箱”內,村保潔員上門收集,分類存放,集中處理。
建立污水處理體系,變坑塘爲生態景觀。爲解決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導致農村環境變差的難題,我區利用生物組合工藝技術,將污水處理與坑塘整治相結合,既解決了污水問題,又打造了生態景觀。目前,前進、義和莊、西小站三個村按照生活垃圾處理標準要求鋪設了污水管網,末端採用生態處理的方式建設固定化微生物濾池,對污水進行生物降解,以達到一類B標準的排放要求。
建立長效機制,確保人員制度兩到位。根據市相關要求,我區按照村人口千分之五的標準配備了保潔人員,並制定了《津南區農村保潔員工作制度》和《津南區農村環境衛生評比獎懲制度》,實現長效管護。目前,列入清潔村莊行動的32個村莊,共配備農村保潔員531人,新增271人,達到了5‰的配置要求;同時,村保潔制度已全部上牆,保潔人員全部簽訂了工作責任書。經半年考覈,達到良好標準的村莊共有28個,良好率達87.5%。
2015年,津南區將在全區範圍內繼續開展清潔村莊行動,健全32個未整合村的農村衛生長效管護機制,完善27個清潔村莊的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推動小站鎮東大站村、營盤圈村、操場和村、迎新村的污水處理系統工作,抓好北閘口鎮前進村、八里臺鎮劉家溝村污水處理系統和戶廁改造的試點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羣衆共同參與清潔村莊行動,完成北閘口鎮國家衛生鎮的創建工作;持續開展綜合整治,建立和運行有效機制,推動開展亂擺亂賣、亂吊亂掛、亂貼亂畫和易出現反覆的髒亂差點位等問題的專項治理工作,協同做好運輸垃圾和渣土、灰料等車輛的規範治理工作,着力打造管理有序、整潔清新、大氣靚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