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早上5點,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阮維斌就來到學院樓前,和學生們一起接收從張家口運來的韭菜。這種新型韭菜是他們花了8年時間研發出來的“以蟲治蟲”純綠色無公害產品,恰逢春節,韭菜一經面市就供不應求。爲此,阮教授特意連夜從張家口調來800多斤以保證供應。
“韭菜一長韭蛆就完了,爲了保證產量,很多農民都打農藥,”阮教授告訴記者,“我們研發的‘以蟲治蟲’技術主要通過在地裏埋線蟲殺蛆,這種線蟲是我們自主培育的,對人體無害,每平方米韭菜地只需埋一個就能‘搞定’,而且經該技術培育的韭菜根壯葉寬、勻稱密實。”
記者注意到,每捆韭菜都被精心包裝,並附上一張由天津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農殘檢測結果顯示“未檢出”,“這些韭菜來自張家口壩上韭菜基地的3畝試驗田,共5000斤,都是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合格後,纔開始銷售的,這幾天已經賣了2000斤了。”阮教授說。
爲了確保新鮮,農戶前一天收割後,連夜裝車從張家口出發,8小時後運抵天津,清晨開始銷售,產品曾在天津市津工超市以及江蘇泰州試售,目前已可以在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新樓西側門以及和平、河西、河北、河東、南開區的35家超市買到。
“目前,這些無公害韭菜價格比一般的韭菜要貴,但大面積推廣後,採用生物防治技術種植韭菜生產成本可降低35%, ”阮教授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會在種植基地引入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對無污染韭菜種植進行實時監控,還將通過技術手段讓消費者可以在手機等移動終端隨時查看韭菜種植狀況,參與監督管理,真正吃到放心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