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帥氣的橄欖綠軍裝,精神抖擻的官兵正在巡邏。潮水剛退,大塊的浮冰和遠處的海面連成一片,岸邊矗立的巨石上“津門第一縷曙光”幾個紅色大字蒼勁有力,來自濱海新區公安邊防支隊大神堂邊防派出所的官兵正沿海岸線巡邏。
官兵在村裏公安邊防一把抓
漢沽大神堂,這個普通小漁村位於天津最東部,是每天迎來津門第一縷曙光的地方,大神堂邊防派出所就駐守在村子裏。走進大門,首先看到的便是橄欖綠軍裝。因爲邊防部隊屬於公安部管轄下的一支現役部隊,所以這裏的官兵全部是一身橄欖綠的軍裝。
作爲駐守天津海岸線最北端的邊防派出所,大神堂邊防派出所除了承擔180.5平方公里轄區內的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刑事案件偵辦等公安職能外,同時負責17.5公里海岸線的邊防管理任務,其中包括沿海船舶以及船民的管理、打擊沿海偷渡走私活動、近海海上救助等。
4分鐘處警督察沒挑出毛病
10:00剛過,派出所值班電話突然響起,有羣衆報警稱,有人因車輛剮蹭發生爭執打鬥。接報後,值班民警李洋立即與另一名戰友佩帶好單警裝備跳上警車,順着村裏唯一的一條只有2米寬的水泥路,直奔事發地點。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現場並沒有發生剮蹭的汽車和打鬥的司機。路邊兩位軍人一人手裏掐着秒錶計算時間,另一人在文件上記錄着。原來他們是邊防總隊的督察,剮蹭警情是他們爲檢查各邊防派出所春節期間備勤、處警速度模擬的。據督察介紹,根據公安部的規定,在邊遠偏僻地區,接處警時間應該不超過10分鐘。此次警情從接警到現場,用時爲4分26秒,完全合格。
春節期間,平時吃住在漁船上的漁民都紛紛上岸回家過年,停泊在碼頭的漁船也成了官兵們巡控的重點。處警回到所裏的李洋他們又跟着值班領導走上碼頭巡邏。途中,李洋他們不時停住腳步,和路邊正在分揀牡蠣的村民打着招呼。說話間,官兵們已經巡邏到碼頭盡頭。隔着一道護欄,下面就是渤海灣。海水退潮後,岸邊都是大塊的浮冰和泥沙。遠處,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站在寫有“津門第一縷曙光”的巨石旁,李洋他們興奮地介紹,每年都有不少朋友委託他們錄下津門第一縷曙光出現時的美麗景色。
愛民豆腐房演繹軍民魚水情
11:30,剛吃幾口飯,就有一位來諮詢戶口的事。社區戶籍警李洋匆匆來到值班室,耐心地向老人解釋有關政策,直到老人完全聽明白。
午飯後,李洋顧不上休息,向所領導請示要去老黃的豆腐房看看。他們和這家豆腐房的淵源,還得從3年前說起。當時,李洋在下社區走訪時,瞭解到村民老黃的豆腐房很受村民歡迎,但豆腐房很簡陋,將這一情況彙報後,所領導當即決定將豆腐房列爲愛心幫扶對象,籌集資金幫老黃擴建豆腐房,並幫助他購置了新的設備。現在,老黃的豆腐房也改名爲“愛民豆腐房”。爲了報答官兵們的幫扶,老黃隔三岔五地就用暖壺裝了剛磨好的豆漿,送到派出所給官兵們喝。
溫馨讀書屋營造出“家”的氛圍
過年了,然而官兵們卻因執勤無法與家人團聚。爲幫官兵尋找精神寄託,所領導專門開闢了讀書室。爲營造家的氛圍,用官兵們自己或者與家人的合影做成了一個愛心牆,看到親人照片,就彷彿回到了家。官兵們在這裏除了可以看書、下棋,還可以K歌、彈吉他。舍小家,爲國家,官兵們在這個特殊的“家”裏迎來又一個春節。(記者宮偉通訊員張曉丹攝影孫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