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大年初六,老話來說是“遛百病”的日子。古文化街上的遊人比前兩天又增加了不少,小吃攤自然也是生意興隆。可問題也來了,街上的花壇、綠化帶怎麼都變成了垃圾箱?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古文化街,這裏因爲年味兒濃,成了不少天津男女老少“遛百病”的目的地。街上人潮涌動,非常熱鬧。在開放不久的天津民俗博物館附近的廣場上,聚集着不少小吃攤位,老遠就能聞着羊肉串、烤魷魚的陣陣香氣,吸引了不少遊人駐足品嚐。東西雖然好吃,但周圍的衛生環境可是讓人不敢恭維。記者發現,儘管每個攤點前後都擺放着一個塑料桶或者紙箱供遊人們使用,但多數垃圾箱裏都空空如也。相反,但凡是有花壇或是綠化帶的地方,都扔着不少的垃圾,從一個小小的花壇,就能數出近百根的竹籤子,用來盛裝小吃的紙碗也有二十多個,再加上塑料袋、飲料瓶、餐巾紙、宣傳單等,可見這裏確實被遊客們當成了垃圾箱。
記者從民俗博物館廣場一直到“津門故里”的牌樓下,發現三個帆船形的花壇和五個圓形的花壇內,到處都是丟棄的竹籤子。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遊客,對於隨意丟棄垃圾的行爲,遊客都有不同的解釋。“大傢伙都這樣扔,您怎麼單獨問我這個問題呢?”一對中年夫婦對記者的問詢表示了自己的不滿。“不好意思,我是沒找到垃圾箱。”一名中年婦女面對記者的採訪,將隨手丟棄的塑料食盒撿起丟進商販身後的紙箱中。採訪時,也有遊客表示,周圍的垃圾箱數量太少,也是大家隨手扔垃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