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27日上午召開的2015年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從27日起,天津市全面實施2015年惠民工程,啓動軌道交通、高速公路、鐵路等七類城建項目建設,更加註重建設精品和貼近百姓、服務民生,提升天津城市載體服務能力,讓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是本市市政交通設施竣工規模較大的一年,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入使用。全年新開工293項,在施212項,竣工率達51%。在重點區域建設上,重點推進海河天鋼柳林、侯颱風景區、黑牛城道兩側、京津城際周邊等重點區域,以及天津南站、天拖、大寺、雙青新家園等片區基礎設施配建,同步實施相關道路、管線、綠化及學校、消防等配套設施建設,讓入住居民生活更加方便。惠民工程更加便民,如建設一批公交場站、地鐵接駁設施,打通社區周邊瓶頸路段,改造社區里巷道路,滿足羣衆出行需求。
本市將大力推廣規模化綠色建築,推動武清金融區、黑牛城道兩側、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等片區規模化綠色建築發展,全年綠色建築新開工比重達到30%。新建居住建築一律實施四步節能標準。完成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1000萬平方米,使更多居民的老住宅實現冬暖夏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建成年產300萬平方米生產能力的鋼筋混凝土部品預製生產線和年產20萬平方米的鋼結構模塊化建築生產線,建成一批預製裝配式示範建築項目。全面推廣和普及非永久提高型農民工公寓,進一步改善農民工生活居住條件。
實施城建工程五大戰役
城鄉居民出行更通暢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2015年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重點打好城建工程五大戰役,建設完善的海、陸、港大交通網絡體系,服務京津冀一體化,讓城鄉居民出行更加通暢。
軌道交通上,今年中心城區共安排5項地鐵項目,年底前地鐵6號線大畢莊至水上東路站段27座場站主體結構和盾構施工完成,達到試運行條件。
高速公路上,今年高速公路在建10條(段)201公里,年內實現通車8條(段)178公里。年底前,京秦、薊汕(津濱高速—津晉高速)段、唐廊一期等高速公路具備通車條件。
鐵路建設上,年內確保津保鐵路、京津城際延伸線、京滬高鐵至天津西站北聯絡線、西南環線擴能改造、新港北集裝箱中心站竣工,于家堡地下交通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南港鐵路基本完工,新增鐵路通車裏程219公里。
港口建設上,今年安排碼頭水工、航道疏浚、配套設施等投資約160億元,年內確保天津港聖瀚石化碼頭、南疆中部散貨堆場、10萬噸級大沽沙航道等一批工程完工;新開工天津港高沙嶺港區10萬噸級航道一期、中國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氣碼頭等多項工程。
快速路及城市道路上,加快北部新區等快速路網建設,完成外環線東北部調線路基填築。實施外環線提升改造,啓動京滬鐵路立交等一批橋樑節點改造及內側輔道建設。圍繞高速、快速以及快速路間的銜接轉換,啓動建設一批立交節點;全年建設改造雪蓮路、京津公路南段等230條城市道路,同步新建改造各類地下管網1700公里。
規劃佈置社區鄰里中心
五類微利便民配套進社區
記者從上午召開的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爲激發社區生機活力,本市今年規劃佈置社區鄰里中心,整合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強化商業聚集效應,促進鄰里交流,方便羣衆日常生活。
在城市生活性主次幹道、一般居住區周邊,將適當提高沿街經營性公建配套的比例,提供小商業平臺,擴大就業渠道。同時,注重商業設施和活動場所的有機融合,方便羣衆生活和休閒,提升街區生活氛圍。結合貼近羣衆日常生活需求,將微利便民配套指標細化爲快餐店、便利店、洗衣、文化用品、理髮店等五類,參照非經營性公建模式,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提高社區商業存續能力。
加快市區危陋房屋和城中村改造
改善困難羣衆住房條件
記者從上午召開的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加快市區危陋房屋和城中村改造,讓更多困難羣衆改善住房條件。
去年,本市危陋房屋拆遷穩步推進,完成了對24.2萬平方米、0.28萬戶危陋房屋的改造。今年,本市發揮市級融資平臺作用,落實棚戶區改造新機制,進一步完善“統借統還、徵拆包乾、區域平衡”的房屋徵收新機制,積極與國家開發銀行對接,對能夠實現資金平衡的項目,分期分批次落實資金,“成熟一片、啓動一片”,完成危陋房屋改造20萬平方米,重點推進紅橋區西於莊危陋平房拆遷改造。
據介紹,西於莊棚戶區改造定向安置房項目和苑西工程將在今年分兩期交房,分別是今年年中和今年年末,近萬戶居民將喜遷新居。同時,推動各區加快已啓動項目拆遷和新選址安置房建設,年內將完成城中村改造收尾工作。
啓建一批惠民人防工程項目
緩解市民出行難停車難
記者從上午召開的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啓建一批惠民人防工程項目,來緩解城市停車難等問題。
今年本市統籌安排人防工程人員掩蔽、醫療救護、專業隊、配套工程數量和佈局,完善防護工程體系,全年批建人防工程面積80萬平方米以上。推進地鐵與人防工程融合建設,在城市地鐵規劃建設中落實戰時防空需求,同步配套完善防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平戰資源共享和集約建設。積極推進人防服務惠民工程建設,加快寶坻、和平兩個人防工程項目立項,以及河東和武清人防工程建設,加大南開華苑、紅橋紅星職專、西青辛口鎮人防工程開發利用力度,解決市民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
開展施工工地揚塵在線監測試點
24小時監控超標實時報警
記者從上午召開的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開展施工工地和工業企業堆場揚塵在線監測試點,助力推進清新空氣行動。
由於在建工程分散,傳統人力巡查存在檢查結果主要靠估測,難以量化和分析,導致相應處罰科學依據不充分等缺點。本市通過建立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對施工工地等揚塵排放狀況進行全天24小時的實時跟蹤監控,系統對回傳數據進行快速處理、對超過預定排放值的建設工地進行實時報警,及時自動發送短信告知工地負責人進行相應整治。據介紹,通過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可以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及時有效獲取工地揚塵排放狀況,爲現場處理和行政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採取多項舉措治理水生態環境
讓水清岸綠家園更美
記者從上午召開的天津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採取多項舉措,加快水生態環境治理,改善全市城鄉水環境面貌。
今年市水務局繼續實施清水河道行動,綜合治理南運河、外環河等一、二級河道29條、282公里;實施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水系聯通工程,啓動海河至獨流減河南部溼地水循環系統建設;推動治理污水直排工業企業、工業滲坑底泥、規模化養殖場和入河排污口門,繼續推進雨污合流地區排水管網改造;新、擴建污水處理廠28座,建設一般鎮污水處理設施26處,鋪設配套管網30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萬噸/日。着力消除中心城區劣V類水體,提升改造127處沿河排水口門,完成23座泵站系統初期雨水治理,改造145處雨污混接點,推動實施廣開四馬路等23條道路排水主幹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完善中心城區和環城四區水循環調度方案,進一步改善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