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天的上海,“鄒碧華精神”正在生長。這位在不久前的冬日停止了呼吸的法官,被衆多人談論、緬懷,更讓衆多人學習、思考。
上海市奉賢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龍華這樣解讀“鄒碧華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這是鄒碧華精神的生動寫照。在全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今天,面對人民羣衆對公平正義期待越來越高的新形勢,這種敢於迎難而上的精神顯得彌足珍貴。
在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看來,“法官當如鄒碧華”,啓迪着當下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優秀的法律人應當具備這樣三種素養:一是精湛夯實的法律功底。二是公平正義的法律品格。三是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情懷。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張宇航去年還聆聽過鄒碧華的《案件審判九步法》,對這位客座教授有發自內心的崇敬:無論作爲一個法官、官員還是學者,他都是最好的。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門審判學問,也以身垂範促成法律共同體形成。
作爲鄒碧華的好友,上海新文匯律師事務所主任富敏榮律師說:“鄒碧華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事情,得到了整個律師界的歡迎。最讓人欽佩的是,他提出要共同構建律師與法官的法律共同體,法官應該用包容、謙和的態度對待律師,贏得了廣大律師的尊敬。”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鄒碧華精神”將生長在法治中國的豐收景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