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首次並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2015年初,在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對『四個全面』作了深刻闡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表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體現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和頂層設計,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路線圖。正確認識和准確把握的『四個全面』邏輯關系,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互促進,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戰略目標與戰略舉措協同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是我們黨樹立起的一面旗幟,能夠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三大戰略舉措的協同推進,而每個戰略舉措之間也形成一種互動推力,改革引領法治,法治護航改革,改革與法治,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牽引社會走向新輝煌。全面從嚴治黨則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四個全面』相輔相成,共同形成邏輯嚴密的戰略布局和互為動力發展機制。
我們黨歷來重視戰略目標的確立,是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最高綱領是我們黨的崇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為最終奮斗目標的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自己的最高綱領,並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共產黨人在為實現最高綱領而英勇奮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都要腳踏實地,為完成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最低綱領而進行艱苦紮實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為最高綱領而奮斗的階段性目標。
眾所周知,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借用中國古代的『小康』概念來表示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關鍵階段,並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的現代化戰略:第一步是從1980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是從1990年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則是從21世紀初到世紀中葉,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經過不懈努力,『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已經如期實現。黨的十八大根據新的實際,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小康』這一歷史概念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從『人民生活達到小康』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了我們黨對小康社會認識的不斷深化過程。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也從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擴展為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在內的整體發展目標,使小康社會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發展階段。這一目標的實現,就會使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就會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目標已經確立,就應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發揚釘釘子精神,不折騰、不反復,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穩紮穩打向前走,不斷積小勝為大勝。
戰略目標鼓舞人心,實現目標需要協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動力和必然需求。中國改革經過30年,已經進入深水區,容易的改革已經完成,剩下的都是攻堅戰與啃骨頭。有的牽涉復雜的部門利益,有的在思想認識上難以統一,有的會觸動既得利益者,所以要多措並舉、多方面配合,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纔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可靠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治是治國安邦的基石,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行各業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纔能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纔能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從嚴治黨纔能更好堅持黨的領導。在我們國家,法律是對全體公民的要求,黨內法規制度是對全體黨員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嚴格。我們黨是先鋒隊,對黨員的要求應該更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努力形成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的相銜接、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
二、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分別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兩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於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於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框架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有利於在法治軌道上不斷深化改革,並鞏固深化改革的成果。
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相互促進,需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一是深化改革與現行法律法規的關系。經過長期努力,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總體上已經有法可依。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堅持在憲法和法律框架內進行改革,充分利用憲法和法律提供的制度空間和條件,大膽探索和創新。二是深化改革與法律立、改、廢的關系。隨著時代發展和改革深化,有些法律法規不適應或不符合發展要求的,這就需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與時俱進地做好相關法律的設立、修改和廢止的工作。三是大膽實驗與法律法規及時配套的關系。中國地域廣闊,發展不平衡,根據時代發展和形勢變化,有些改革實踐迫在眉睫,需要先行先試,這就需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特別授權,進行大膽改革。這也要求立法部門密切關注改革實踐,使立、改、廢工作同改革不斷深化相適應。
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要求改革決策必須遵循憲法和法治原則,還要堅持改革過程依法辦事、遵守法定程序、維護正當權益,把法治方式作為推進改革的行為准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乾部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領導乾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學法的模范,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
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相互促進,要用法律授權明確界定政府職能。『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是法治政府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基本准則。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要用法治來規范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即哪些事應該由市場、社會、政府各自分擔,哪些事應該由三者共同承擔。通過深化改革,在法治的軌道上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是政府更好地發揮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安全、公平、正義的職能。
三、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障
由過去強調『從嚴治黨』到現在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自身建設規律認識的與時俱進和進一步深化。從嚴治黨的『全面』二字,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內容的全覆蓋,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各個領域;二是主體的全動員,黨的各級組織都必須貫徹從嚴治黨的要求,切實落實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三是時間的長期性,要把從嚴治黨常態化、制度化。
『全面從嚴治黨』將成為黨的建設『新常態』。從內容來說,全面從嚴治黨,一是要從『思想』上嚴起來。思想松一寸,行動散一尺。要加強思想理論武裝,著眼於世界觀的改造和黨員乾部政治素質的提昇,緊緊抓住堅定理想信念這個核心,努力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加強警示教育,劃出思想紅線、明確行為界限。二是要嚴明黨的紀律。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就是要靠嚴明紀律。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始終把講政治作為最基本和第一位要求,抓好對黨組織和黨員乾部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監督檢查,切實做到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三是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建設。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切入點從嚴管黨治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八項規定』和反『四風』,打出作風建設『組合拳』,贏得了全黨全社會的贊賞與擁護。要建立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要嚴格黨內生活,開展積極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四是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高低,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就要對其批評,對其觸犯法律的犯罪人都要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黨的十八以來,我們黨以堅決的態度懲治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五是嚴格執行黨的制度,使思想建黨和制度管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要突出制度管根本的地位,確保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要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使黨內政治生活成為黨員乾部進行黨性鍛煉的有效平臺;要嚴格執行乾部管理方面的制度,使各級乾部自覺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要嚴格執行黨紀黨規,使黨員乾部嚴格遵守和堅決維護黨的紀律。
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體黨員的責任,每位黨員都應從思想和組織紀律等各個方面重視起來,增強黨員意識和責任意識。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責任,要落實黨的建設的黨委主體責任,進一步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導向,加重對各級各部門黨組織負責人的管黨治黨的考核權重,使從嚴治黨責任得到更有力地落實。當然,全面從嚴治黨,最重要的是抓好領導乾部這個『關鍵少數』。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監督乾部。吏治清明,纔能政治清明。對於領導乾部,要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對乾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早提醒、早糾正。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要靠黨來把握方向。只有全面從嚴治黨,纔能讓領導核心壯起來,纔能真正充分發揮領導我們讓各級領導班子強起來,纔能牢牢把握改革與法治的方向盤,使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兩個輪子有效地轉動起來,從而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所以,全面從嚴治黨,就不是一陣風,不是一場運動,而是一個常抓不懈的偉大工程,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作善成,使黨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和鞏固,確保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