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90分鐘的記者會上,王毅共回答了17個問題,在迴應有關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以及中國的南海政策時,三次提及“誠”字。
談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心誠則靈
在回答美國記者有關“中美如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問題時,王毅指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一個創舉,不會一帆風順,但卻勢在必行,因爲這符合雙方利益,也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
“有句話叫‘心誠則靈’,只要雙方拿出誠意,守住‘不衝突、不對抗’的底線,築牢‘相互尊重’這個基礎,我們就能共同做好‘合作共贏’這篇大文章。”王毅說。
王毅進一步指出,中美是兩個大國,不可能沒有分歧,分歧也不會因爲建設新型大國關係而一夜消失。我們不必總是用顯微鏡去放大問題,而是要更多地端起望遠鏡去眺望未來,把握好大方向。
談是否邀安倍出席閱兵式:只要有誠心,我們都歡迎
在迴應日本記者有關“中方是否準備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時,王毅表示,我們會向所有的有關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發出邀請,不管是誰,只要誠心來,我們都歡迎。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作爲當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方參照其他國家的做法,舉辦包括閱兵式在內的活動十分正常、自然,目的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闢未來。
對於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王毅指出,中國的一位外交老前輩曾說“加害者越不忘加害於人的責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復曾經受到的傷害”,這句話既是人與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對待歷史問題的正確態度。
王毅說,日本的當政者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請捫心自問。世人也自有公論。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是繼續揹着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一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
談周邊外交政策:親、誠、惠、容理念沒有變
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國的南海政策、周邊外交政策是否改變”時,王毅指出,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奉行“親、誠、惠、容”的理念,要實現睦鄰、安鄰、富鄰,“這個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
一段時間以來,有媒體炒作所謂“中國在南海島礁上填海造地”,聲稱“中國的南海政策乃至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發生改變”。對此,王毅表示,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開展必要的建設,不針對也不影響任何人。
“我們不會像有的國家那樣跑到別人家裏去搞‘違章建築’,我們也不會接受在自家院裏施工的時候被人指手劃腳。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們就有權利做。”王毅說。
王毅同時指出,中國將繼續維護好南海的航行自由,繼續致力於通過直接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議,繼續爲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我們的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