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團審議時特意問詢“藍天指數”並指出,“不能只靠借東風啊!事在人爲”。
過去一年,廣東生態文明建設向前邁開一大步,全省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平均爲85%,灰霾天數同比減少2.8天,是2003年這11年來最少的一年。
廣東是如何做到的?7日,這一話題引發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熱議,從城市到鄉村,不少代表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詳細講述了最近一年南粵大地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呈現出來的喜人變化和亮點。代表們說,如同千千萬萬個平安細胞匯聚成一個平安廣東,生態文明的進步也是靠一點一滴的努力凝聚而成,生動的“廣東實踐”恰恰印證了四個字——事在人爲。
亮點1扶持新興產業創業投資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國稅局局長範立新之前做過一個調研和統計:過去十年間(2004年至2014年),深圳空氣質量從2004年的187天灰霾,到2014年少於100天;PM2.5年均濃度從2004年每立方米60微克,到2014年的每立方米33.6微克。去年上半年,環保部檢測國內161個城市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情況,深圳成爲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同期,深圳GDP增長了3.4倍。
“深圳以2000平方公里,承載1.6萬億經濟體量,面臨的環境污染挑戰可想而知”,範立新說,顯然,深圳通過財政、稅收、價格、信貸等經濟手段調動市場和社會對環保的積極性,形成共同參與的氛圍後,非但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有效促進了新興行業高速發展。範立新認爲,如今深圳涌現了一大批引領全國甚至國際的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新生物醫藥、金融等新興行業企業,正是因爲深圳加強環境治理,爲這些行業騰出了城市容量和發展空間,這不僅促進了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還反過來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爲新興產業和新型業態留出了大量社會資源。
範立新建議,對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國家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爲產業創新加油助力”,考慮到全國範圍之廣和此項投入成效之大,應進一步加大投入。範立新進一步闡釋說,鼓勵扶持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可謂“一舉出多效”,“在這方面應該拿出多點錢。這不僅可以有效推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更能有效推動環保進程、大氣治理,實現工作報告提出的‘藍天綠水’目標”。
亮點2信息化手段在線監管企業
“我把來自惠州巽寮灣海龜保護區的海龜‘帶’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只要掃掃二維碼,就能和海龜合影……”7日,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旅遊局局長黃細花在朋友圈“曬”了幾張和海龜合影的照片,還附上圖片說明:代表履職與惠州旅遊推介一起上!
“旅遊分很多種,惠州自然風光秀麗,生態旅遊是惠州的一張名片,巽寮灣有海龜,就說明惠州的生態好”,黃細花說,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森林草原、江河溼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綠色財富,必須倍加珍惜,作爲旅遊局長的她對這句話深有感觸。
“惠州本來自然資源就很豐富,集山、湖、江、海、泉、瀑、林、島爲一體。有被譽爲‘苧蘿西子’的惠州西湖,有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的羅浮山,有‘北迴歸線上的綠洲’南崑山,有碧波萬頃的巽寮灣海濱風光,有清新怡人的龍門天然養生溫泉。”黃細花還透露了一組數據,“惠州森林覆蓋率達到60.87%,空氣質量優良率和城市飲用水源達標率長年保持100%”。
近年來,惠州生態旅遊產業化發展成爲新亮點。黃細花說,早在2005年,惠州就提出了建設綠色生態惠州的戰略決策,發出了《關於建設綠色生態惠州的意見》並制定了實施方案。在她看來,這也得益於市民對環境的積極愛護。可是,惠州雖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同樣有石化和電子信息產業。如何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中取得平衡?
黃細花舉了石化的例子。她說,惠州對石化區企業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有日常的監測監管,也有突擊監管。通過一些信息化手段,比如在線監控、視頻監控來全方位地監管企業的行爲。不僅如此,在石化區專用的深海排放口設立了監測點位,水質從這幾年監測情況來看,沒有很明顯的變化。
“我們同樣關注石化區的空氣檢測狀況。”黃細花說,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指標來看,都是符合比較優良的狀態。她還透露,今後惠州將重點抓好大亞灣國家森林公園的創建,推進南崑山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巽寮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建設,聯合汕尾市做好惠東蓮花山生態旅遊資源的保護、規劃和開發利用,助推生態旅遊的進一步發展。
亮點3村裏來了保潔員垃圾圍村掃光光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有城市的優勢,農村也有農村的做法。
“過去這一年,我們一半的自然村都有了‘保潔員’,現在‘垃圾圍村’的現象已經很難看到。”全國人大代表、揭西縣鳳江鎮鳳北村委會主任助理王玲娜提到身邊的垃圾整治,很是興奮。她希望這種轉變能夠儘快在全村普及。
王玲娜介紹,目前農村生活垃圾一般是“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收集成爲治理的一道重要關卡。現在,鳳北村超過一半的自然村在每家農戶門口都放置了一個垃圾桶,並且各僱傭一名保潔員,負責每天全村垃圾的收集和運載。一段時間後,不僅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民也改掉了亂扔垃圾的壞習慣,定點倒垃圾。
然而,由於保潔員的工資由村委支付,這對經濟不那麼發達的另外幾個自然村就成了一個不小的負擔。王玲娜認爲,垃圾保潔員取得很好的成效,建議上級部門可以在經費上對這一措施給予支持,這樣即便是“窮鄉”也能變乾淨變美麗。
除了保潔員,王玲娜認爲更關鍵是要將環保意識根植到村民心中。她舉例,比如村幹部走訪村戶時時刻將環境污染的危害掛嘴邊,比如鄉村老師向娃娃灌輸環保理念,又比如在容易亂扔垃圾的地方樹立告示牌,這樣村民想亂扔的時候就會三思而後止。“我們一直在努力讓生我們、養我們的鄉村變得天更藍、水更清,我們還要下更大力氣。”王玲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