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日從本市多家銀行獲悉,央行降息前後起息較晚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基本被市民爭購一空,近期陸續上市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開始紛紛下滑。
據瞭解,近期本市多家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行,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數量進一步萎縮。在非保本型產品中,3個月至1年期的非結構性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爲5.44%,較上月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同期保本型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爲4.48%,下降0.06個百分點。在衆多銀行中,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滑比較明顯。
理財專業人士指出,央行降息後,衆多市民不僅爭購市場上那些“來不及調整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而且購買半年期以上的產品的比例明顯提高。業內普遍認爲銀行存款繼續“搬家“是不爭的事實。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投資者可考慮持有一定的債券。同時,隨着利率市場化推進,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將不斷被打破,理財產品收益和風險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人們一定要注意瞭解不同理財產品的特點。有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者可以購買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但是對於結構性產品的投向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保守型投資者最好還是選擇低風險、低收益的保本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