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對建設在武清區的綠博園進行了中期評估和現場推進。目前,超過半數參展單位都已經完成了基礎工程建設。同時,天津展園也在緊張施工,7個富有天津特色的點位將詮釋出特有的津沽風韻。
基礎設施基本完工 5月底具開園條件
“目前,綠博園的建設進展順利。”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綠博園分爲南北兩個景區,其中,南部環湖景區“一軸、三環、九區、十八景”的佈局基本形成,新建了6條配套道路,實施配套綠化65萬平方米,栽植樹木3.8萬株、花灌木1.5萬株。“同時,觀光小火車也已經完成軌道鋪設;10個親水平臺、6個碼頭、4個休息場所、1個船塢、1個室內展館也已經相繼建成。”
包括48個不同風格展園的北部園區也已經基本完成了基礎配套工程。弱電、地下給排水管道、中心水系、6米環形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28.7萬平方米的公共綠化已經全部完工,同時,鋪裝基礎、景觀橋、停車場、服務中心、旅遊購物中心、入口大門等建築工程也已經完成主體施工。
“而且,48家參展單位已經全部進場,其中北京、山東、吉林等26家已經完成了基礎工程建設,31家展園單位進行了冬植綠化。”相關負責人表示,隨着春季的到來,綠博園將加快工程建設步伐,“預計5月底前將完成所有公共綠化、植物科普和背景林綠化等綠化工作和建築、景觀、小品及各類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具備開園條件。”
天津展園七大景點 全面展示林水特色
此次綠博園依據地域特徵和歷屆各省市展園的特點,劃分出民俗風情、江南秀色、時代新風、中西合璧、寫意山水、古韻雄風等6大板塊,其中,備受關注的天津展園就位於“時代新風”板塊,毗鄰室外展園的主入口,佔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作爲東道主,天津展園的面積是最大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展園的綠化面積佔60%左右,水系面積和鋪裝面積都在20%左右。
根據規劃,天津展園將圍繞城市故事、水脈相承、林野交融三條主線,充分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源門問津、林海探幽、沽水流霞、三盤暮雨、海防林御、千帆競渡、天津之眼,共7大景點。“將着重表現天津的歷史淵源、傳統民俗和時代新貌,同時,以天津的母親河海河、被稱爲天津發祥地的‘三岔河口’爲水系原型,詮釋‘津’、‘沽’的水脈相承,並以大地景觀和城市園林的表現手法,展現林野交融的場景,展示天津在‘平原、沿海、山區’造林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