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陳建國說,人的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算賬,一個是愛情,一個是信仰。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外名人文化產業集團的董事長,如今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已走過了二十三年的旅程。二十餘年來,『中外名人』除先後成功獨家經營了中央電視臺品牌欄目CCTV-1《晚間新聞》,CCTV-3《開心辭典》、《非常6+1》、《星光大道》、《歡樂中國行》、《藝術人生》,CCTV-4《中秋晚會》,以及CCTV-6《中國電影報道》等以外,還出品了《貞觀長歌》、《為了那片淨土》、《監察局長》、《吃虧是福》、《血色戀情》和《七年不癢》等影視劇。
這一路走來,他要感謝的人太多,而在一心投身文化產業的道路上,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陳建國說,中外名人文化產業集團的公司文化是: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這個思想源於陳建國小的時候走過的一段彎路。他說,無論自己做什麼樣的事業,能做一個老實人,纔是最重要的。
1955年出生於山西榆次的陳建國,15歲起就在家鄉的工廠打工,後來有機會去山西廣播電視臺工作。那時候,父親是工人,身邊接觸的長輩們也都是朴實人,臨走前大家都囑咐他新的工作環境要懂得察言觀色。他笑著說:『那時候年齡小,也不太懂得是什麼意思,但知道他們說的都是好話。』
到了新單位之後,陳建國為了好好表現自己,總會提前半個小時上班,擦地、打熱水,人多的時候表現的更勤快。私下裡也試圖和每個人都搞好關系。可是後來發現,身邊的人議論說自己滑頭,他還以為是聰明的意思。時間長了就發現,自己明明做了很多工作,也沒有惡意地和周邊的人相處,但是並沒有被很好地對待。於是,他就冷靜地自我反省,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滑頭,過了兩三年之後,我很幸運地把自己搬回了「老實人」的狀態。做一個聰明的老實人。』
當陳建國擺正了自己的心態之後,又來到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讀書。不僅僅是在校期間的刻苦學習,還有老老實實做人的態度,讓學校的老師對他格外留意,畢業之後,也有幸留在學校教書。對於童年在如何做人上走的這一段彎路,他絲毫不會避諱,正是因為這段經歷纔有了如今的他和他所帶領的團隊。『在經商的過程中,首先要保持做人的原則,違背做人原則的事,無論有多大的利益都不能接受。』也正是因為陳建國『老實』的態度,纔使公司踏踏實實地走了二十多年。
克服心理障礙,投身文化產業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寬松。由於陳建國在學校教書不需要坐班,就還有很多空閑時間和精力。『為了能使國家經濟更繁榮,自己也想做點什麼,就想從自己最熟悉的文化領域下手。』有了想法就開始行動,陳建國開始籌款制作第一個電視紀錄片《中華熱土》,由央視審查播出,前後做了三年,共五十多集。
『起初的時候遇到的困難太多,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從哪裡來。』《中華熱土》介紹的都是經濟人物,百分之八九十是當時企業的廠長經理,剩下的是一些主管經濟的領導。他說他清楚地記得訪問的第一個人物是自己學生的父親。這位父親是一個廠子的工會主席,在工廠二十周年慶的時候希望能做個宣傳。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陳建國接下了這次訪問做了第一個片子。他說,當時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連租設備的錢都不夠。就因為這第一個片子留下來點資金,纔有了後期節目能正常拍攝的保障。
除了資金問題,陳建國表示另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我是大學老師出身,平時在學校總是受學生尊敬。但出來經商之後我纔發現,要拉下臉來去求人,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公司成立初期,他們給一家汽車合資企業做廣告創意,但是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去談業務,連部門的負責人都約不到。『當時該公司八點上班,我每天七點半就到,等著能與負責人見一面,但都被拒絕了。』盡管如此,陳建國也沒有放棄,連著去了三天之後,終於在第四天打動了前臺工作人員,給了他一次與負責人見面的機會。由於他對這次的廣告策劃准備的十分充分,也順利地簽訂了這次合作項目。
克服了自己的心裡障礙之後,陳建國帶領自己的團隊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夯實基礎。
一朝做教師,終身為人師
文化公司的規模普遍都不大,但陳建國公司卻是一個約有三百多人的大團隊,這裡工作著的都是精神飽滿的年輕人。他說在選擇員工的時候,『德』永遠比『纔』要重要,那些做人真誠善良,做事認真執著的人,最受他青睞。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陳建國允許自己的員工做事犯錯,但絕對不允許在做人上有閃失。
看著自己團隊裡一個個年輕的面孔,陳建國說自己當教師的那段經歷,對企業文化建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一個男孩因為考大學失利,就來到這裡做我的司機。在知道這件事之後,我建議這個男孩能夠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參加自考完成學業。』為了能夠激勵男孩,陳建國承諾在男孩拿到畢業證的那天,准備考試階段的一切費用都由他出。在陳建國的鼓舞下,男孩利用外出等著他談業務的時間,在車裡看書學習。終於,沒有辜負陳老師的期望,男孩完成了學業,還攻讀了碩士學位,如今也成為了公司的法務部經理。
正因為曾經當老師的那段經歷,使陳建國養成了如今的做事習慣,『培養年輕人和公司獲得利潤同等重要。』也正因為如此,這個集體纔能夠如此凝聚向上。和作為一名老師的心情一樣,每當陳建國看到員工們進步時,他都會覺得比自己進步還要開心。
提高文化消費指數,做有良心的文化人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使當初相關領導注意到了陳建國以及他所做出的成績。在前兩屆的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陳建國就曾提出『文化消費指數』的概念。他強調,如果要讓群眾有文化消費的概念,就要有一個文化大環境,有符合老百姓需求的高質量文化產出。而文化消費,又是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必然存在的現象。
過去的一年裡,我們遺憾地看到多位年輕藝人涉黃涉毒,屢屢觸法、失德。對此,陳建國認為,無論是演員還是社會知名人士,這些人在享受社會的掌聲與鮮花的同時,應該具備更高的責任感,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應高於普通人。如今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存在問題,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來引導、來限制。而犯了錯誤的人也要勇於承擔責任,接受懲罰。
作為從事文化事業二十多年的資深人員,陳建國從來沒有後悔走上這條路。雖然遇到過挫折,雖然起初的成長沒有那麼快,但他堅信在如今文化產業更活躍的環境下,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好。而他說自己,只是選擇了一條喜歡的,能帶來快樂的路。『人的一生不能只追求物質上的財富,精神上的滿足也很重要。我要為社會發展做有意義的事,做一個有品德、有品格的文化產業人員,不僅要娛樂老百姓,還要能給他們帶來正能量,引導他們做善事,這就是我要做的事。』
記者手記
當我們看到央視播出的耳熟能詳的節目時,卻很少知道這都是由『中外名人』獨家經營。當我們看到陳建國如今的輝煌成績時,卻不知他這一路走來的艱辛。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除了專業素養,人的性格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在社會的大染缸裡,他能一直保持自己『做老實人』的人生態度,這纔使他能成為文化產業裡的佼佼者。文化產業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頭戲,我們也期待這個團隊的發展會更快更好,策劃出更優秀的節目,傳遞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