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李振清老人是天津市東麗區泰興里社區的一名退休老工人。退休前曾在興隆某軍工企業做技術工作。1995年退休後,因爲平時喜好京劇,每天便和戲友一起或是拉上幾段胡琴,或是吼上幾句京劇。前幾年,他在一本航模雜誌上看到一艘軍艦的圖片,因爲自己年輕時學過車工、洗工、鉗工等技藝,另外在工廠時許多的軍工產品都是非生產型的,設計完之後都要先做一個模型,因着這個基礎,李大爺便動了要做一艘軍艦的想法。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每天他便往一些訂做門窗,加工各種板材的店鋪、五金城、甚至是舊貨市場跑。結果沒多久一艘用PVC塑料板材製成的軍艘模型便成型了。這艘軍艦做完後,李大爺的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了,隨後他又製作了一輛等比例縮放的軍用卡車。這是一輛按照與真車1:5的比例製作而成的,長1.25米,高55釐米,寬42釐米。這輛車模李大爺可以說是將其精到了極致,駕駛艙、遮雨篷、連排座、雙排輪車上的零部件一樣不缺,前後燈都能打開,方向盤可以使用,而且車上有電瓶。重有百十斤的“卡車”在電紐的控制下可以前後自如行駛,而且車底下的傳動裝置都是和真卡車的一樣,都是李大爺自己製作的。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車模沒有一塊是整料製作的,都是用廢煙囪、舊鐵皮甚至是電飯鍋的外皮做成的。李振清老人說:“這輛車模本身沒有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但絕在它完全是用廢舊的器材製作而成的。如果買一塊整料來製作,一是不好買,二是整塊的買也浪費,所以我都是這裏尋點,那裏找點湊成的。而且做的每樣零部件都不缺少。”說着他打開車前機蓋,露出裏面的發動機。看着裏面那小到鈕釦大小的部件,真是感嘆這位老人的精湛的手藝。
說到製作的辛苦,老人將我領到了陽臺。他將一個小木櫃打開後,裏面露出一臺微型機牀,他一一指給我看:這臺車牀兼有車牀、鑽牀、砂輪機、電鋸、打孔機、車球機等十來項功能。而且都是他自己一點點攢起來的。李振清說:“當初爲了做模型就設計出了這臺車牀,這樣許多的工藝就不用拿着跑到外面求人去做了。”站在一旁的老伴補充:“就是屋子太小了,而且每天干活時還不敢太吵了,只能等鄰居上班了才幹,等人家下了班就只能幹一些沒有動靜的活兒。”問到後面老人還有什麼打算,老人說:“後面打算做一艘“遼寧號”航母的模型,他指着外面的樓道說,大致的外型已經做出來了,後面就是一點點將它做完。但目前缺少的是圖紙,航母上的許多細節的地方沒有圖紙做不出來。說到這兒,他還有些失落地說道:“如果可能的話,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些鼓勵和贊助。因爲我想將這艘做成能下水航行的。可在市場上打聽了一下價格,光一個遙控就一萬多,還不要說其他的一些裝備,這對於一個老百姓來說很難承受!”
採訪快要結束時,他還推出一輛自己用廢舊的材料改裝成的四輪助力車,“加上汽油就可以開,雖說開得不能太快,但代個步還是沒問題的。”提到他的這些東西如果有願意拍賣的是否願意出手,老人搖搖頭:“我做這些純是爲了自娛自樂,工資雖說不高做這些只爲豐富晚年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