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來,因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創客”一詞風頭一時無兩,全國的創客空間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其中就包括日前在高新區誕生的天津創客空間。究竟什麼是創客?天津的創客是哪些人?創客又將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記者日前走近“天創”,爲您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讓創意、理想找到落腳點
“我們來了。”這是“天創”聯合創始人之一朱永健3月1日在天津創客空間(簡稱“天創”)2015年首次見面會上的結束語。他告訴記者,這句話就是向全國的創客空間和創客們宣告天津創客已經來了。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義,“創客”一詞來源於“Maker”,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爲現實的人。在“天創”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馮東健看來,“創客”就是腦袋一熱,願意爲創新的想法拋家舍業的一羣人。他對“創客”的定義分三個層次:首先,要有創新的想法;其次,要有動手能力,能夠把創意變成產品;第三,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會分享。“創客和創業不同,好創意要分享,這是好創客的根本要素。”
“天創”想要的便是這樣的創客。“天創”聯合創始人王偉說,希望每個創客都能找到定位,讓自己的創意、理想在這裏找到一個落腳點。
提供“玩”創意的平臺
“天創”就是要提供一個讓大家一起“玩”創意的平臺,讓創意成爲產品並進一步轉化爲商品,最終創造出社會價值。“天創”4位聯合創始人,他們擁有不同的分工,利用自身的優勢爲平臺的建立貢獻力量。
朱永健有着10餘年教育培訓行業經驗,他負責的是市場外聯;王偉是一名資深技術達人,有着十幾年電子產品研發經驗;馮東健,是一位資深媒體人、廣告人,主要負責“天創”的整體運營和維護;趙桐正,是資深智能機器人教育講師,負責“天創”網絡搭建、教育培訓業務開發以及各類活動策劃工作。
“‘天創’不僅是爲廣大創客提供交流平臺,更多是要建立一套服務機制。”馮東健表示,對於創客的創意產品,“天創”會提供技術改進,一些好產品可以放在合適的學校或者社會機構,爲中小學生提供服務,激發出他們對科學的興趣,產生社會價值。併爲好產品尋找出路,包括媒體宣傳、尋求融資,尋找合作企業等,最終實現產業化。在他看來,當產品創造出社會價值後,經濟價值的回報自然會來。因此,“天創”後續還將建立相應科研產品盈利分配機制,即當一個產品被市場認可並取得回報後,將通過這個機制,讓參與創意設計的創客們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以此鼓勵創客之間分享更多創意,形成可持續發展。
“天創”發展“馬力十足”
在這個創客發展的黃金時代,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創客空間已發展得如火如荼,作爲後來者,“天創”的發展又如何呢?在智慧山藝術中心,“天創”的創客們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創意作品,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展現了十足的發展馬力。
當記者走近一部電視時,發現周邊的場景被投射到了電視上。這是創客吳雷的“未來視訊系統”。吳雷告訴記者,該作品基於藍牙技術,可以實現手機和電視的實時互動。目前,該系統已與本市代謝病醫院簽署了合同,能夠幫助患者在看病後通過手機及時得到相關信息,提升效率。來自天津理工大學的創客王庚製作了一個“類人機器人”,人的一些想法可以通過這個機器人來驗證。趙桐正告訴記者,“天創”很看好這方面的市場開發。
據瞭解,短短几個月時間裏,“天創”的創客作品已達50多項,創客數量已達400多人。趙桐正介紹,“天創”自成立以來,已開展過近二十場活動,今後,將保證每週至少舉辦一次活動,讓創客們有互相展示學習的機會,讓創意的萌芽碰撞出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