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3月18日14:00,天津市教委召開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新聞發佈會,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2015年,東麗區初中招生繼續堅持“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依法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爲保障東麗區適齡少年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提高全區義務教育整體發展水平,根據《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教基[2005]9號)、《天津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東麗區發佈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具體實施方案。
到2020年,基本達到東麗區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合理,各級各類學校協調發展,形成“一校一特色”的辦學格局;校長、教師校際間定期交流基本實現;教育教學管理規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適齡兒童入學得到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進入全市先進行列。到2020年,使全區中小學在總體上基本實現:學校佈局合理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細化、教育評價科學化、教育教學質量優質化,使東麗區義務教育總體水平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學校佈局合理化。在遵循教育自身規律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學校佈局,結合我區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實際,新建或改造一批義務教育學校,使學校數量、規模滿足生源變化的需求。
辦學條件標準化。按照《市教委轉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的通知》(津教委〔2014〕77號)文件要求,結合義務教育現代化達標再提升工程,加大對學校硬件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使區內各學校校舍、常規教學設施、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基礎保障設施等全部達到規定的標準。
師資配置均衡化。教師編制符合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各中小學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形成制度。建立健全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力度,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以滿足均衡發展的需求。
教育管理精細化。積極構建有顯著特色,符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際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體系。用精細、科學、規範、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促進義務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教育評價科學化。建立東麗區綠色評價體系,促進學校、學生、教師、教學四位一體的評價制度基本建立,評價結果得到有效應用。教育教學質量優質化。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教學質量進入全市先進行列,全區人民滿意度高。
東麗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行具體工作措施:
加強中小學教學共同體建設,建立學校聯盟。進一步強化中小學教學共同體的建設,在課堂教學研究、校本教研、科學備考等教育教學工作中,加強聯繫交流,建立共同體間的送課、名師展示課等活動,建立學校聯盟,優勢互補,共同提高,促進學校均衡發展。
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爲契機,引進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其優質教育品牌的優勢,依託東麗湖優質社區,推動我區義務教育事業,推進我區教育現代化創新進程,滿足羣衆對高水平、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的同時,加強與該學校的教育資源、師資培訓等項目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爲我區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貢獻。
引進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北京師範大學進行合作,建立我區教師培訓基地,促進我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根據我區獨特的區域優勢,引進本市高職院校進行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及家長的職業規劃,轉變學生及家長的成才觀念,爲我區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建立“三級建模”的高效課堂教學機制,探索“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舉辦共同體教學研究活動、名師(首席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聘請專家講座活動、落實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等措施,不斷提高我區高效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校均衡發展。
建立完善校長、教師定期交流機制,優秀校長、教師向薄弱輸送,並對學校進行幫扶。
完善招生制度,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嚴格落實教育部、市教委有關義務教育招生規定,建立健全科學、明晰的義務教育入學制度,義務教育學校嚴格執行根據劃分的學區片進行招生的要求,堅決杜絕任何學校以選拔性考試、獲獎證書等爲依據的招生行爲,堅決禁止學校舉辦特長班、實驗班、重點班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