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3月17日14:00,天津市教委召開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新聞發佈會,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寶坻區深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按照國家和天津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不斷縮小校際間差距和城鄉差距。爲了更好地實現寶坻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制定公佈具體實施方案。
落實政府責任,強化監督指導
一是落實領導責任。成立以分管區長任組長,相關委辦局負責人爲成員的寶坻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各盡其責、協調推進的領導機制。
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定期對鎮街和中小學校綜合辦學水平進行督導評估,引導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是實行考覈問責。堅持科學評價、嚴格問責,完不成任務的取消評優資格,表彰先進,鞭策後進,形成促均衡、保發展的良好局面。
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資源
一是建立教育經費保證機制,實現教育經費“三個增長”。按照國務院和市政府要求,不斷增加教育經費投入,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預算內教育撥款、生均公用經費、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增長指標達到市頒標準,實現教育經費逐年增長。
二是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建設工程。根據寶坻區城鄉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不斷對義務教育學校進行功能提升和改造。新建、改擴建校舍。高標準裝備媒體設備和現代化實驗室、專用教室。
三是新建居民區同步配套學校建設。依據寶坻區城鄉總體規劃和兩個新城建設總體規劃,按照5萬人1所中學,2萬人1所小學的要求,全部完成規劃編制。在農村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過程中,按照“同步規劃設計、同步建設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原則,確保住宅小區、公建配套學校建設。
四是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立寶坻區教育局信息中心,開通寶坻教育網站,覆蓋全區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所有學校均實現教育網或寬帶網接入,積極推進網上辦公、網上備課、網上教研,提高網上宣傳交流、辦公管理水平。學校人事、德育、教務、總務、文檔、日常辦公等全部實現信息化管理,各校均建立校園網,實現教師電子備課和校際間共享網絡資源。率先與深圳太極公司合作,啓動“基礎教育雲”工程(即“三通兩平臺”)建設,進一步拓寬網絡平臺,高效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五是建設平安校園。將安保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招聘專職保安人員。安裝高清攝像頭,完善視頻監控系統並配齊安保器械,提升學校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規範辦學管理,確保入學機會
一是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本着就近入學、方便就讀、合理配置資源的原則,科學劃分學區片,保證每個適齡兒童、少年都能就近入學。結合博愛學校招生、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形式,滿足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需要。
二是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困難家庭學生就學。把妥善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作爲促進社會公平,保證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城區指定學校接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鎮、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同本地孩子享受同等政策。
三是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實行簽訂《保學協議書》制度,新生入學,學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要簽訂保學協議,學校、地方政府、學生家長責任明確。通過簽訂“保學協議書”,層層落實“控輟保學”職責。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嚴禁挖苦、諷刺學生,對侮辱學生人格的教師,嚴厲追究其責任。保證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建立完善貧困學生救助機制,嚴格落實收費政策和對困難學生的補助政策,保證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
四是嚴格控制擇校現象。堅持義務教育學校不辦重點校,不設重點班,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嚴格按照學區片就近入學。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
一是落實教師待遇。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義務教育階段全體教師全部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教師相關福利待遇按時足額由財政撥付到位。建立教師大病幫扶基金,對教師因病致困給予幫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合理配備師資。不斷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優先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以滿足農村學校師資需求。不斷加大教師交流力度。制定鼓勵教師到農村任教政策,積極引導超編學校的幹部、教師向缺編學校流動,城區學校的幹部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先進校的幹部、教師向邊遠校、薄弱校流動。鼓勵教師安心農村教育,在教師評優、職稱評定上,向農村教師傾斜,向一線教師傾斜,明確規定城鎮教師晉升高級職稱,必須有一年以上農村任教經歷。
三是加強業務培訓。結合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和“265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工程”,培養選拔每所學校不少於30%的校級以上骨幹教師隊伍,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區級學科帶頭人。同時抓好教師學歷進修,使全區小學教師大專學歷、初中教師本科學歷都達到90%以上。
四是推動幹部教師城鄉流動。穩步探索建立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制度。建立合理有效、切實可行的工作機制、激勵機制,逐步形成城鄉教師隊伍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切實讓校長教師隊伍“動”起來、“活”起來,消化臃腫,補充血液,強健肌體。
五是實行薄弱學校幫扶制度。以《寶坻區“城鄉攜手共建”活動實施方案》爲依據,每兩年一個週期,全面開展城鄉攜手共建活動,城區學校與農村邊遠地區薄弱學校捆綁結對,共建共贏,改善辦學條件,錘鍊幹部教師隊伍,更新學校管理理念,提高整體辦學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堅持育人爲本,推進素質教育
一是落實課程計劃。按照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定期對學校落實課程計劃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確保課程計劃落實。各學校結合區域特點,開設特色校本課程,結合資源優勢,辦出學校特色。
二是注重全面育人。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機融入到學校整體工作中。建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體系,完善教育系統區、鎮、校三級德育管理網絡,突出實踐育人、班級育人、環境育人特色。注重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作用,強化學生日常行爲規範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精心組織中小學校園藝術節、科技周、文藝調賽、體育調賽、中小學運動會等活動,使廣大中小學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堅持課堂教學改革,走減負增效之路。加強對學校教學的管理和指導,貫徹落實高效教學的思想,積極探索高效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四是完善評價體系。不斷完善修訂《寶坻區教育目標管理評估方案》,每年以此爲依據,對全區各級各類學校進行綜合評估,不斷加強教學管理,提升辦學水平。積極探索並推行學生多元評價方式,全面推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成長過程評價,變單一評價爲多元評價,變分數評價爲素質評價,形成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體系。
五是減輕過重課業負擔。以寶坻區《關於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的實施意見》爲依據,科學安排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和作業量,堅決取消早、午、晚自習,堅決取消雙休日、寒暑假補課,嚴禁各校舉辦各種收費的提高班、補習班。嚴格控制學生用書,嚴禁濫編、濫印、濫訂、濫用教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