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能遇到大醫院的專家坐診,如需轉診醫院信息也能及時互通。近期,和平區的居民就將“嚐鮮”享受這樣的就醫體驗。和平區繼去年與醫科大學總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後,昨天又與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簽署“醫聯體”戰略合作協議。
昨天,和平區政府與中醫一附院簽署協議共建本市首家中醫“醫療聯合體”。這是繼與醫大總醫院合作之後,和平區再次與市級醫院建立多領域合作關係。“市民對簡便、經濟的中醫治療有着大量需求,作爲大型綜合性醫院的中醫一附院將派出一批中醫高級醫生到和平區基層機構就診,將中醫資源從大醫院引向基層。”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處長竇雙祥介紹。此次,“和平區—中醫一附院醫聯體”包括8家醫療機構,即中醫一附院與和平中醫醫院及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期將首先在和平區南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試點。“優化方案、探索經驗後,到今年下半年,和平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可實現‘醫聯體’的全覆蓋。”和平區衛生局局長李廣靖表示。
“和平區—中醫一附院醫聯體”主要包括,一是建立雙向轉診機制。首診在社區,如遇疑難雜症可快速轉診到大醫院,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相應承接大醫院治療後的康復性等治療,這就是雙向轉診機制。二是發揮中醫一附院技術優勢,拓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項目,推動和平區中醫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重點專科專病建設,滿足社區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三是拓展中醫人才培養渠道。發揮中醫一附院醫師規範化培養基地作用,定向培養中醫專業應屆畢業生。四是建立繼續教育基地。和平區中、初級中醫技術人員定期到中醫一附院進行定製式培訓,爲社區醫生提供專業的繼續教育和短期進修學習的支持。最後是建立保障機制。和平區制定年度醫療任務、總體考覈評估,並做好經費及政策保障。
“我認爲和平區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在經貿基礎、小洋樓文化、文教衛生三方面。”和平區區委書記薛新立說,和平區將借“醫聯體”合作進一步提升轄區內優質醫療機構,逐步呈現區域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分級負責、一體化運行的醫療服務格局,更好地爲居民羣衆提供中醫健康服務。利用和平區經驗,全市十一家醫院將陸續建立“醫聯體”。“結合和平‘醫聯體’經驗,進一步貫徹醫改,我們將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進而爲分級診療模式打下基礎。”竇雙祥介紹,包括醫大總醫院、中醫一附屬醫院在內,本市還將在和平區、河西區的十一家醫院建立“醫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