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有綜合醫療服務團隊提供治療、有專業護工悉心照料生活……作爲本市2015年20項民心工程之一,本市啓動醫養結合試點,在河西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了“老年病房”,醫療護理養老的新模式受到了百姓的歡迎。


走進河西區馬場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明亮潔淨的病房裏,醫生護士來來回回地忙碌着,查房、詢問病情、量量血壓……忙得不亦樂乎。小小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但基礎醫療設施俱全,還設置了呼叫系統等設施,“硬件”不遜於“大醫院”。“中心裏設了80張病牀,基本已經滿員,絕大多數都是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患者,很多患者都是從大醫院救治出院後,還需繼續康復治療的,同時這些人大多還患有慢性病,更需要專業治療與護理。”河西區馬場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馬鳳娥告訴記者。


據介紹,河西區馬場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但有專業醫生提供醫療服務,還有40多名受過專門培訓的護工悉心照料生活,同時,中心還聘請了三級醫院主任醫師定期查房、臨牀指導,爲老年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與護理服務。馬鳳娥告訴記者,下一步,中心將繼續探索“醫養結合”的模式,即怎樣將醫療與養老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收治的老年患者大多都是失能老人,並且是最需要醫療護理服務的人羣。接下來,如何更好的將半失能老人的護理與養老結合,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我們還將引進專業康復鍛鍊設備、設置專門活動中心等,豐富患者生活等,讓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馬鳳娥說。(記者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