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在李光耀宣佈退休的一週以前,新加坡國會選舉結果剛剛揭曉——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反對黨的強攻之下,得票率創下新低。李光耀這時選擇退休,相信與此不無關係。
大選結果顯示,在本以爲勢在必得的阿裕尼集選區,人民行動黨輸得精光,更直接導致內閣大員楊榮文外長失去了繼續擔任內閣官員的資格。而就在幾天之前,李光耀還在延續他的強勢。他曾對選民發出“威嚇”,聲稱選反對黨的人要“懺悔”5年。
這符合李光耀的一貫作風。他無比推崇的16世紀意大利政治理論家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一書中曾借羅馬帝王之口,說道:“在受人尊敬和令人恐懼之間,我寧願選擇後者。假如無人害怕君王,君王將一無是處。”
李光耀也曾經是這樣一個讓人懼怕的人。
法新社報道說,膽敢反對李光耀的人往往都吃上了官司,被控犯有誹謗罪或其他罪名,而一些異見者往往被扣上威脅國家安全的罪名而關入大牢。李光耀說過,他從不在乎民調結果和民衆支持率。他說:“我認爲,太在意民衆支持率的領導人是軟弱無能的領導人。”然而,選舉結果卻給了他重重一擊。
更令他臉上掛不住的,是兒子李顯龍在他發表“懺悔論”的第二天就在羣衆大會上強調自己的團隊與李光耀明顯不同,並公開爲政府過去幾次的施政錯誤做出道歉。
而在選舉結果揭曉後,楊榮文也表示李光耀的講話影響了選票,“資政的話過猛了,惹惱了選民。”更糟的是,馬來部長再諾選後也公開指出,李光耀先前對馬來族國民忠誠度的質疑,也影響了選票。身爲“國父”的李光耀接二連三被晚輩批評,這在過去的新加坡是不可想象的。主流華文報章《聯合早報》也刊登了這樣的讀者來信:“李資政對現在政黨政治的評語是很片面和過於單一的,甚至是一種偏見”;“李資政應該藉此次政治良機,鞭策黨內的同志,自我提升,而非在反對黨取得突破成績時,還在固執地非議反對黨,這樣會使黨內的更新難持客觀的態度自省。”
當選後的新加坡媒體上“遍佈”這樣的文字,李光耀大有四面楚歌之感。更令他焦慮的是媒體在表達對楊榮文丟官的同情之時,甚至出現了轉向指責李顯龍的趨勢。
於是,沉默了幾天之後,李光耀選擇了離開內閣。至於這究竟是他爲了讓兒子坐穩江山的心甘情願之舉,還是李顯龍政府“擺脫父權意志”的“斷腕”決定,我們不得而知。反正,結果是一樣的,李光耀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