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合早報》5月30日刊登文章《王江雨:直言無忌李光耀》,作為一個極端的現實主義者,再加上直言不諱的性格,李光耀所發出的許多言論,而我們應該把這些直率言語置放在其應有的背景下並結合其個人性格加以理解。。
文章全文如下:
已經87歲的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中國人民心中經常激起復雜的感情,而他的關於中國的出格言論也常常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引來鋪天蓋地的憤怒咒罵,如『數典忘祖』、『黃皮白心』,甚至是勾結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老賊『等等。然而如果對他的言行做長期的跟蹤和研究,或者至少花一點時間收集了解李光耀的言行錄,進而熟悉他的行事和談話風格,就會把李光耀的許多直率言語置放在其應有的背景下並結合其個人性格加以理解。
作為一個極端的現實主義者,再加上直言不諱的性格,李光耀所發出的許多言論,有的因其過於魯莽而讓人一笑置之,有的因其一言道出問題的核心而值得思考,有的則因其直率自況而可以直接告訴我們如何准確理解李光耀本人和他所創立的新加坡共和國。
對國內外都常發逆耳忠言
李光耀的放言無忌,首先體現在對新加坡的國內事務上。就在剛剛過去的新加坡五年一次的國會大選中,李光耀就當時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與反對黨工人黨競爭非常激烈的阿裕尼集選區發表評論說,『如果阿裕尼的選民決定朝那個方向走(投工人黨),那他們將有5年的時間來度過和懺悔』,一時引發了許多新加坡網民對執政黨傲慢言行的怒氣。選舉結果是執政黨在阿裕尼集選區輸給了工人黨,盡管執政黨的團隊由號稱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好的外交部長楊榮文帶隊。很多人自然將此歸責於李光耀在競選中的失言。
在這次大選中,執政黨所取得的總得票率跌至60.14%,低於2006年大選時的66.6%,跌幅多至一成,並且在歷史上首次丟失一個集選區,被認為是向來強勢的行動黨所受到的不小挫折。不少人亦以此而怪罪李光耀,因為就在今年年初出版的《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以下簡稱《硬道理》)一書中,他稱新加坡的馬來族和回教徒難以融入新加坡社會,當時就激起一片抱怨之聲,現任總理李顯龍被迫在幾天之後與父親切割,公開稱李資政關於馬來人和回教徒的觀點不代表新加坡政府和他本人。很多新加坡人,包括行動黨的支持者,自然認為李光耀的這一言論是行動黨得票率下滑的原因。毫無疑問,久經選戰的李光耀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大膽評論將對本黨選戰產生的不利影響,但他並不因此而改變自己放言無忌的性格。事實上,就在選後第二天,在自己選區不戰而勝的他馬上就公開指責年輕一代投反對黨是因為不記得新加坡過去的艱辛建國歷程,而他自己和『那些50歲以上的人都記得』,又一次冒犯許多新加坡年輕人的自尊,在幾天前,其子李顯龍總理還因為執政黨所犯的政策錯誤向選民正式道歉。
年長的新加坡人確實記得李光耀的許多涉獵廣泛的『雷人』言論。先舉幾個有趣的例子。新加坡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比較富裕以後,年輕人結婚生子的積極性降低,李光耀甚為著急,就在1988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上說,『我們對配偶長相的要求應該實際。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親,一般人的長相也不外如是。』在《硬道理》這本書裡,李光耀在回答一個記者提出應該建立本土品牌而不是為跨國公司打工的問題時,以近乎嘲弄的語氣指出新加坡根本沒有這方面的創造性的人纔,『看看你們的周圍,有嗎?』這些說法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一個領導人能在舉眾矚目的場合如此尖刻地評價本國人民的長相和纔能,實屬罕見。
在對外政策上,李光耀為新加坡確定的國策是在國際政治上依附西方但不得罪其他大國,經濟上爭取與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總體上在不背離西方陣營的基礎上搞大國之間的平衡。新加坡的外交幾十年來堅守這個原則,但李光耀本人卻不吝經常口出逆耳之言,得罪其他國家的領導和人民。
中國人最近一次對李光耀怒火的大爆發是在2009年10月,當時李光耀在訪美時呼吁把美國納入東亞共同體以制衡中國,並告誡日本印度等國對中國軍力的崛起應當提高警惕。一時間,中國網絡上掀起了對李光耀的狂轟亂炸,罵他數典忘祖、挾洋自重。但在挑唆美國制衡中國之後,李光耀在2010年初又緊接著訪問中國,受到中國領導人的高調接待和國賓級的禮遇,可見中國官方認為繼續將李視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對中國利大於弊。雖然李光耀不可能不知道許多中國網民對他的不滿和謾罵(這些在新加坡的報紙都有報道),他依然故我。就在《硬道理》這本書裡,李光耀直言說『目前以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對新加坡來說,是最好的局面』,因為美國是一個『柔和的霸權』,並對中國宣稱的『不稱霸』政策表示懷疑。但這一次的評論並沒有在中國網絡上激起多少波瀾,大概因為中國網民已經相對成熟,並且習慣了李光耀的此類言語。
如果憤激的中國網民知道李對其鄰國說過的『難聽』話,大概會更加因為了解李的言論風格而稍微減輕受傷害的感覺。在《硬道理》中,李光耀直言不諱說新加坡沒有樂見它繁榮富強的鄰居,如果周圍海道被印度尼西亞或馬來西亞切斷,或者鄰國對新加坡施加資源上的限制,新加坡賴以為生的商業活動就會中斷,面臨滅國之禍(原話為『他們只要圍剿,我們就死定了』)。在一般情況下,這種直白的評論引起外交風波及國家之間關系惡化不足為奇,但新加坡的鄰居們恐怕早已習慣了李光耀的此類風格的言論,官方不出面作任何回應,就連李光耀的老政治對手、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也不過淡定地評論說李光耀擔心馬來西亞會入侵新加坡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對其他大國,包括作為新加坡主要團結對象的美國,李光耀也並非總是歡顏相向一味討好。在各種國際場合,李光耀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多有批評,在2001年5月接受美國一家媒體訪問時,李光耀稱布什政府『不斷明顯的獨斷獨行作風讓大家都感到非常不舒服』,『人民都覺得自己被美國踩在腳下,你總是能看到美國在奉行單邊主義,大家都受夠了』。此外,李光耀個人的某些觀念,包括他所鼓吹的『亞洲價值觀』,以及他治理新加坡的方式,與西方領導人所奉行的自由主義價值觀格格不入,李因此也多次受到西方主流媒體的鞭撻,但他在自認為的原則問題上不僅在行動上從不妥協,連口頭上也從不示弱。李光耀的新加坡需要美國的市場和美國主導下的和平穩定局面,但李光耀本人並不崇拜美國。為了西方主流媒體對他的批評,李光耀多次高調與《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經濟學家》、《遠東經濟評論》等大打官司,迫使這些媒體道歉賠償了事。
責怪李光耀『反華』的人其實不要忘記李光耀也是最早注意到中國崛起大趨勢的人,他是東盟(亞細安)國家領導人中大力推動東南亞和中國經濟交往的,而新加坡與中國經濟關系的深入程度,在國際上看也是國與國之間雙邊關系所少見的。新加坡在中國有大量投資,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並且如香港一樣,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尤其是『走出去』戰略的橋頭堡之一。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大力引進中國移民和勞工,至少為中國提供了幾十萬個就業機會。李光耀本人除了說過『制衡』中國的話外,也經常在國際場合表揚中國,並且多次公開反駁『中國威脅論』。李光耀和臺灣的李登輝原是好友,但在和中國建交後公開批評李登輝搞臺獨和過於媚日,兩人關系遂告破裂。
中國民眾應理解華人視角
從中國的視角,如何理解李光耀的種種言論以及背後所體現的新加坡內外政策?
首先,我們『中國人民』應該摒除一個觀念,即黑頭發黃皮膚有華人血統的就是『中國人』。中國大陸加港澳臺之外的世界,包括新加坡在內,有千千萬萬的華人,盡管他們的祖先也無疑來自中華神州,只要他們的國籍不是中國,就不算政治上的『中國人』,也就對中國沒有政治上的忠誠義務。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們都應該首先在政治上忠誠於他們的國籍,盡管他們可以同時保持對文化和血緣上的來源地中國保持熱愛。
第二,從新加坡這個小國的利益出發,必須在大國之間搞平衡,這是新加坡生存的必要策略。國際關系上,弱國對強國有著本能的懼怕,所以就希望強者之間互相制約。李光耀不僅期待中國在東南亞受到其他大國的制約,同樣也希望其他大國,包括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都受到彼此的制約,從而實現在該地區的大國勢力均衡。
第三,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小國來說,中國雖然高唱『和平崛起』、『睦鄰友好』,但中國的未來發展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的實力在高速增長之中,但將來中國如何運用自己的實力,如何解決與周邊小國的爭端,包括會不會使用武力,會為什麼原因使用武力和其他強制手段(包括經濟制裁),所有國家都沒有清晰答案,而中國自身尚未建立可預見的外交行為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光耀尋求均勢外交,實際上能夠代表許多亞洲小國的共同意願。
最後,在評價李光耀的言論時,始終不能脫離李光耀本人直言不諱的個性。李光耀凡事喜歡從極其現實主義的角度作最冷酷的分析評論,並不在乎別人是否會受到傷害以及是否因此而怨恨他本人。所幸的是,新加坡政府在做具體的事情方面並非像李光耀說話那樣無所顧忌,而是一直小心謹慎,進退有據,從而既能做到對內的良好治理,對外又能和區域內外各大國保持良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