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天氣轉暖,到薊縣山區旅游踏青的市民游客日漸增多,此外,因冬季本市降雪少、氣候異常等自然因素,使得今年春季更是風乾物燥,山區火險等級高居不下,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清明節期間,村民上山祭掃活動集中,燃放鞭炮和燒紙錢等明火也為森林防火工作帶來挑戰。為此,消防薊縣支隊、薊縣林業局和薊縣森防辦提昇防火軟硬件設施,並采取多項森林防火舉措,築起『天津後花園』的森林防火屏障。
春季森林防火安全『拉警報』
記者從薊縣林業局了解到,本市薊縣有林地面積約114.2萬畝,林木綠化率50.5%,北部山區有林地面積達到91萬畝,其中含國家和市重點生態公益林20萬畝,林木綠化率76%,植被類型主要有油松林、側柏林、櫟類林和灌木林等。薊縣有14個山區鄉鎮,307個村,40餘萬人口。經調查,薊縣山區還有野生植物413種,隸屬於92科270屬,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5788株。目前,薊縣山區是國家二級森林火險區。
薊縣被譽為『天津後花園』,山區分布有華北最大的八仙山自然保護區的原始次生林、天津唯一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九龍山森林公園、天津市唯一一個國家級5A級旅游景區盤山風景區以及『世界文化遺產』黃崖關長城。一旦發生森林火災,不但將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而且給人民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加強森林防火,對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保護山區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安全均有特殊意義。
薊縣防火科科長趙連合說,根據以往薊縣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分析,上山參加農事活動的農民、上墳祭祖人員、兒童、精神殘障人員、過往游客路人是易引發森林火災的群體。因此,防火部門也采取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辦法,其中重點對清明節期間將到山區上墳祭掃人員進行防火安全宣傳和教育,並在山下設立了固定的上墳祭掃地點。
根據《薊縣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預案》,一旦薊縣山區發生森林火災,在撲救火災過程中,首先要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一,在撲火戰略上,要尊重自然規律,采取『阻、打、清』相結合的方法,做到快速出擊、科學撲火,集中優勢兵力作戰。其次,在撲火戰術上,要采取整體圍控,各個殲滅;重兵撲救,徹底清除;阻隔為主,正面撲救為輔等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撲救,以減少森林資源損失。最後,在撲火力量使用上,堅持以專職人員撲火隊為主,其他經過訓練或有組織的非專業人員為輔的原則。在落實責任制上,還要建立撲火、清理和看守火場的責任制。
打通薊縣森林防火安全通道
薊縣護林大隊隊長?明松說,薊縣的森林防火工作存在防火監測體系還不完善等五方面的問題。首先,森林資源總量不斷增加,森防任務日益繁重。隨著生態環境和林業重大工程的實施,林地面積逐年增大,林下可燃物積累,加之氣候原因,導致火險等級在一定時期內高居不下,成為重大隱患。其次,林區社情復雜,火源管理難度較大。薊縣山區林中有村,村中有林,林農交錯,野外生產用火頻繁,導致野外火源管控難度增大。最後,友鄰區縣林火頻發,對重點林區威脅逐年加大。薊縣與河北省玉田縣、興隆縣和北京市的平谷區等毗鄰,近年,薊縣境外火情火警呈明顯上昇趨勢,有的已威脅到薊縣境內的重點林區,是目前薊縣森林防火的薄弱環節。
針對友鄰區、縣林火頻發一事,薊縣森防辦制定了『通道和阻隔系統工程』來進行應對:首先,防火通道是進出火場的必經之路,目前薊縣已建成防火通道1136公裡,包括國道26公裡、省級公路162公裡、縣級公路93公裡、鄉村公路855公裡。但是,薊縣深山區仍有一些自然村至今沒有消防通道,且三面環山,形成了天然的『葫蘆谷』,一旦發生大的山火,會形成撲救人員無法及時進入滅火,被困人員無法安全撤離的『死胡同』。為緩解這一問題,2011年至2013年修建成簡易防火砂石路80公裡,路寬3到4米。此工程完成後,防火人員可以到達薊縣95%的林區,火災發生後能阻止火勢蔓延,保證撲救人員和物資及時達到,有利於撲救人員避險逃生,也是被困人員疏散和逃生的通道,將起到防火隔離帶和防火通道的雙重作用。
最後,防火隔離帶的建設范圍是在山脊、林地邊緣、縣境邊界、道路兩側等周圍,建設阻止林火蔓延的地帶,重點是薊縣北部山區與外省市區交界地帶、國有林區、重點鄉鎮及山場。
全民防火保衛山區安全
近日,記者在前往薊縣別山鎮山區采訪的途中看到,在進山的路上,一些佩戴『森林防火安全員』袖標的村民正向進山的外來車輛發放寫有清明祭掃防火須知、森林防火和逃生方法、有關森林防火法規的『森林防火安全明白紙』。一位村民上前向記者熱情地打招呼:『您是從市裡來的吧?今天風大,要是進山祭掃先人可別點明火,山下有統一燒紙的箱子,您可以在那裡燒紙錢。要是吸煙一定要用這水把煙頭的明火澆滅了再扔掉。』說著,他遞給記者一塑料瓶水。
薊縣護林大隊隊長?明松表示,向群眾發放『森林防火安全明白紙』是薊縣森林防火部門預防森林火災的舉措之一。連續幾年,通過發放小小的『明白紙』,薊縣因清明祭掃用火引發的山火險情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明白紙』不但增強了普通村民和外來進山祭掃人員的森林防火安全意識,還讓村民在清明祭掃期間自願做起了『防火安全員』。
另外,薊縣目前有百餘人的專業森林消防隊,接受薊縣森防辦和消防薊縣支隊的雙重領導,由薊縣消防支隊負責對人員進行撲火技能培訓。他們在森林防火重點期進行林火撲救工作,非防火期則協助公安消防部門做好搶險救災及應對突發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另外,在薊縣的14個山區鄉鎮還建立起護林中隊,目前,薊縣山區有110名鄉鎮領導乾部、210名機關乾部、900多名村乾部、300名防火巡護員全部落實了森林防火安全網格管理責任,負責本轄區的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工作。
另外,在清明節期間,薊縣還通過防火車巡回宣傳、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入村入戶宣講、設立宣傳碑牌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森林防火;在薊縣電視臺滾動播出森林防火警示字幕,報道火情警示案例;縣教育局在山區80餘所中小學校的3萬餘名學生中開展『小手拉大手』森林防火有獎征文活動,營造出全民參與防火、保衛山區安全的氛圍。
高科技築起森林『防火牆』
薊縣從2005年起,實施了用高科技設施預防火災的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在國有林區及其他高火險區域建設30個野外視頻監控點、中樞指揮平臺軟件、三維電子地形圖和DLP大屏幕組成的『四位一體』預警監測系統。目前,薊縣在三股超、梁子山南山頂、觀山頂、老虎臺、歪嘴坨、尖子山、漁陽賓館樓頂、盤山和八仙山等處均設置了攝像頭,可分別將10公裡范圍內的煙火、5公裡以內人員活動及可視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動態變化進行圖像實時傳送,此外還可通過圖像觀測到林木的病蟲害,可監測山區林地面積的80%。所有的圖像資料能夠保留7天,為防火指揮部領導決策、指揮調度提供實戰應用的平臺。
薊縣林業防火指揮中心的付立紅介紹說,目前,薊縣已啟動了完善天津薊縣林火自動監控體系建設項目,該工程是利用先進的攝像和網絡傳輸技術,采用無線微波數字傳輸手段,將野外前端實時采集到的高清晰度視頻畫面傳輸到薊縣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實現全天候、全方位、遠距離監控林區動態。同時,該系統還能將圖像監控、自動分析與火災的火源、煙霧進行自動識別,並具有報警、定位、指揮調度等信息集成於一個操作平臺的功能。
薊縣建立的森林火險監測站及火險因子采集站在內的森林火災預警預報系統和預警預報設備能檢測全縣林區的氣象條件和森林火險實況,結合薊縣氣象部門進行24小時和48小時全縣森林火險等級預報、火情發生預報和火行為預報,為科學防火,因險設防提供了科學依據,實現了森林防火、撲火資源的最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