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28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以下是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元首,各位政府首腦,各位部長,各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尊敬的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各位成員,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演講之前我想先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代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的全體與會者,對3月24日德國之翼航空公司CU9525航班不幸逝世的死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所有死難者親屬表示誠摯的慰問。下面,我正式開始我的演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的博鰲,海闊帆舞,天高風暖。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裏,各方嘉賓相聚一堂,共商亞洲和亞洲同世界各地區發展大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各位嘉賓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以“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爲主題,可謂恰逢其時,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有長遠的歷史意義。希望大家暢所欲言,爲亞洲和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真知灼見。
歷史,總是在一些重要時間節點上更能勾起人們的回憶和反思。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聯合國成立70週年,萬隆會議召開60週年,東盟共同體建成之年。這是值得人們紀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發人們銘記歷史、鑑往知來的重要時刻。
70年來,世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歷史性地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全球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冷戰對峙不復存在,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滾滾向前,國際力量對比朝着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向發展,保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具備更多有利條件。
70年來,亞洲形勢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地區各國實現了民族獨立、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壯大了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力量。亞洲國家率先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同非洲國家一道,在萬隆會議上提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十項原則。冷戰結束後,亞洲國家在推進區域合作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亞洲方式。這些都爲正確處理國家關係、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係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70年來,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從貧窮落後走向發展振興,步入經濟發展快車道。區域和跨區域合作方興未艾,互聯互通建設加速推進,呈現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強勁勢頭。亞洲已經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在世界戰略全局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
70年來,亞洲國家逐步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從相互封閉到開放包容,從猜忌隔閡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認同,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爭取民族獨立的偉大斗爭中,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的艱難時刻,在抗擊印度洋海嘯和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等災害的緊要關頭,亞洲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克服和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展現出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正可謂患難見真情。同時,亞洲地區仍然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矛盾分歧,面臨各類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地區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除貧困的任務依然艱鉅。
回顧70年的歷程,今天亞洲取得的發展成就,是亞洲各國人民一代接一代持續奮鬥的結果,是許多政治家和志士仁人艱辛努力的結果。明天,新加坡將爲李光耀先生舉行國葬。李光耀先生是受到國際社會尊重的戰略家和政治家,爲亞洲和平與發展以及亞洲同世界的交流合作作出了突出貢獻。藉此機會,我向包括李光耀先生在內的所有爲亞洲和平發展作出貢獻的先賢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加速調整演變。世界各國正抓緊調整各自發展戰略,推動變革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同時,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期,低增長、低通脹、低需求同高失業、高債務、高泡沫等風險交織,主要經濟體走勢和政策取向繼續分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突出;地緣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動盪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南北發展差距依然很大。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依然任重而道遠。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我們要把握好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爲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藉此機會,我願就此談一談看法,同各位嘉賓交流。
——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後,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國共同商量來辦。作爲大國,意味着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更大責任,而不是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首先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客觀理性看待別國發展壯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異、聚同化異。要共同維護亞洲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局面和良好發展勢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爲一己之私搞亂地區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