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大學本科畢業後,馬穎越放棄了到手的八個工作機會,花240元完成了公司註冊,走上了創業道路。如今,剛剛半年的時間,他創立的乃夫文化傳播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已經超過了20萬元。
“不安分”學生渴望經濟獨立走上創業路
馬穎越是天津大學軟件學院2014屆的畢業生。大學期間的馬穎越便是一個不“安分”的學生,但就是這種“不安分”讓他大學四年幾乎沒向家裏要過錢,而且自己的日子還過得挺富裕。抱着“經濟獨立了,人格才能獨立”的想法,馬穎越從大一就開始琢磨着怎麼賺錢。 “大一時賣電腦,每臺大概有300塊利潤,有了五六千的收入;剛上大三的時候開始賣自行車,又賺了兩萬。”除了忙活這些“小生意”外,馬穎越憑藉自己在數字媒體的專業技能,在天津大學學生電視臺做了四年的學生助理,參與拍攝了《愛·夢想》、《海棠花開》等學校的宣傳片,積累了“實操”經驗。過硬的技術,讓馬穎越從大三開始得到了越來越多影視製作、創意策劃、企業宣傳片、虛擬現實、多媒體技術開發和網站建設等方面的兼職工作機會,也讓他了解到數字創意類公司的商業運營模式,爲他畢業後的自主創業打下了基礎。
一次“獨行”之後讓他堅定夢想
怎麼纔會不再無奈感嘆那是“別人的旅行”、“別人的成功”?馬穎越給了我們答案——想做就做,將好的想法付諸實踐!去年畢業時,馬穎越拿到了至少八個工作機會,而且也已經與一家知名網站簽約,即將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就在馬上要大學畢業的時候,馬穎越改變了主意——我要出去走走!參加完畢業典禮,他就懷揣着畢業證和大學所剩的500元生活費踏上了行程,歷時3個月,徒步、搭車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次遊歷,讓馬穎越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並堅定了創業的夢想。馬穎越的創業夥伴是他的大學同學,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除了註冊花掉的240塊錢之外,一分錢沒有投入。“而且我們也從來沒有拉過一次業務,都是客戶主動聯繫我們的。”馬穎越笑稱,這都是因爲大學期間的實踐爲他積累了不少潛在客戶。如今的“乃夫”已經開始在文化創意傳播方面嶄露頭角,承擔了一些知名企業和機構的宣傳片製作和一些大型活動的文化策劃包裝,半年來是收入也已經超過了20萬元。與此同時,“乃夫”還專門創立了屬於天大的大學生創業平臺“92home”,希望打造一個大學生創業的“空中孵化器”,將天大學生的創業夢想和市場資源進行對接,實現更多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創業理念:創業只和自己有關
馬穎越極少談及自己創業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將近三個月的旅行讓我收穫了不一樣的經歷和心態——那次旅行的太多經歷,使我覺得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那都不是事兒。創業只和自己相關,外在的也都只是外在的”。但他十分感謝創業之初軟件學院和天大學生電視臺,“公司起步時,設備都是老師們借給我們使用的。”
談到對未來的規劃,這個敢想敢做的大男孩說,“我覺得我這個人有兩個特點,一是能折騰,二是能豁的出去。我想放棄平平淡淡的生活,而自願去選擇一個忙碌的但充滿挑戰性的生活。”年輕的創業者馬穎越並沒有過多地去考慮未來是否成功,因爲他說他堅信“失敗只是證明你下一次會成功”。本着最初的夢想和訴求,他做起了自己想做的事,選擇了忙碌,也選擇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