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飛起來了,飛起來了!”昨天上午,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下,一隻經過救治的遺鷗在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成功放飛,重返自己的種羣。據瞭解,遺鷗屬瀕危候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昨天清晨,記者驅車趕到放飛地點,看到天津市野生動物救護馴養繁殖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做着遺鷗放飛前的最後準備。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劉洋介紹,上週日上午9點左右,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祕書長王建民等多位志願者在此拍攝鳥羣時,意外地看到不遠處有7只遺鷗倒在地上,其中6只已經死亡,另外1只也無法站立。志願者立即對其採取急救措施。當日下午,遺鷗被帶回救護中心後,工作人員爲其補充了水分、維生素B、維生素C,並打了消炎針。幾個小時後,遺鷗終於站起來了。第二天,開始給它餵食。劉洋稱,經過檢驗,遺鷗的致病原因已經排除了禽流感,目前推測爲誤食異物。
“看它這兩天恢復得不錯,而且它的種羣還沒飛走,我們就決定儘快在發現它的地方將它放飛,因爲一般情況下,這種候鳥如果脫離種羣,以個體形式很難遷徙。”正說着,就到了放飛的時間。劉洋小心翼翼地將遺鷗從籠子裏抱出,爲它戴上一個藍色的腳環。緩緩鬆開手,已經脫離“組織”三天的小遺鷗嘗試性地往前走了幾步,隨後,在大家的注視下,從容起飛,回到了自己的種羣中。遠遠望去,遺鷗齊飛,海天一色。
“由於遺鷗是人類最晚發現的一種鷗類,因此得名遺鷗——‘被遺忘的鳥’。”王建民告訴記者,“3月17日,我們在這一帶做了調查,統計遺鷗總數爲11612只,而2013年全球公佈的總數是12000只,也就是說,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遺鷗,都聚集在了我們這片海灘上。往年最多也就七八千隻,爲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因爲很多環境都被破壞了。”預計到本月中旬,遺鷗種羣又將飛往它們的繁殖地——陝西榆林神木紅鹼淖地區。
臨近中午,衆人漸漸散去,遠處大片的遺鷗還在水天之間嬉戲,啾啾的叫聲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