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以來,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紅橋區緊緊圍繞“助小微、促創新、促創業”主題,多舉措深入開展“促惠上”活動,着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研究部署
一是及時落實全市決策部署。按照市有關會議文件精神和市領導指示,第一時間在區委、區政府有關會議上作傳達,研究制定了活動方案和實施方案,成立了涵蓋四大機關的領導小組,設立了37個工作組,覆蓋了主要經濟部門、所有街道辦事處和所有駐區金融機構,爲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建立“三位一體”活動模式。區活動領導小組每週召開1-2次會議,對各工作組落實情況進行通報和講評,努力把活動引向深入。區活動辦每天召開1次碰頭會,協調解決活動中的各類具體問題,力促需求和貸款落實。各工作組24小時開門服務,受理彙總需求,審覈發放貸款。
二、全面摸底調查,廣泛瞭解需求
一是開展全覆蓋需求調查。以第三次經濟普查和2014年以來工商登記數據爲基礎,各工作組按照屬地和職能分工相結合的原則,對全區中小微企業進行摸底調查。截至目前,累計下基層12000餘次,調查中小微企業5068戶,實現了需求調查全覆蓋。
二是開展重點企業需求調查。篩選全區重點商貿類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按照樓宇(園區)責任分工,進行“一對一”調研服務。截至目前,累計重點對接1000餘戶中小微企業,匯攏有需求企業795戶,貸款需求額70億元。
三、搭建服務平臺,深入搞好對接
一是組織系列政策宣講會。利用區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服務平臺,組織50餘場全區性的政策培訓會,促進企業需求和金融產品信息共享。藉助樓宇(園區)等載體,組織350餘場宣講活動,實現銀行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通過街道社區等陣地,組織600餘場宣講活動,受衆企業13000餘人次。
二是組織多層次銀企對接會。利用區金融超市等金融平臺,組織24場全區性對接會,促進需求向貸款轉化。利用有關部門管理的行業協會,舉辦142場專場對接會,促進銀行集中放貸。利用銀行新成立的中小微融資業務部,組織1100場點對點對接會,提高精準度和成功率。截至目前,已累計落實貸款790筆、68.38億元,其中首筆貸款167筆、11.86億元,信用貸款165筆、17.60億元。
四、創新合作機制,破解融資難題
一是推動建立多方合作機制。在市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機制基礎上,對於園區、樓宇等載體內的企業,探索“政府+銀行+載體”三方合作機制,建立5:3:2風險分擔機制,載體承擔20%的風險。將載體擴入風險補償範疇,可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一方面,載體承擔風險,爲企業增信,有助於調動銀行放貸積極性;另一方面,載體篩選企業,替銀行把關,“零售轉批發”,有效降低了放貸風險和成本。合作模式運營以來,天津濱海農商行、天津銀行與天津青年創業園、大衚衕集團、意庫創業產業園、區國投大廈,分別與區政府達成合作意向。其中,天津濱海農商行已爲青年創業園和大衚衕地區8家企業發放了首筆信用貸款,共計2120萬元。
對於園區、樓宇等載體外的企業,探索“政府+銀行+小額擔保公司”三方合作機制,建立5:3:2風險分擔機制,由貸款方按貸款額1%繳納擔保費,小額擔保公司承擔20%的風險。同時,進一步探索“政府+銀行+小額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四方合作機制,引進人保財險天津分公司,對銀行和小額擔保公司實行再保險,由貸款方按貸款額1%進行投保,保險公司在賠付總額不超過保費5倍範圍內,承擔全部風險。
二是積極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區有關部門創新招法,主動作爲,與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天津銀行、國元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推出“稅易貸”、“快捷隨心貸”等產品,實現靈活機動放貸,有力破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截至目前,已爲華雲自控、金米特、賽龍商貿等企業發放貸款1000餘萬元,並與奧源汽車、泛洋大廈初步達成貸款意向。
五、注重搞好結合,助推紅橋發展
一是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借力中小微企業融資政策實施,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落實市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工作意見,主動赴北京與首鋼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通服、光大置業,北京工大、北京交大,賽伯樂、食樂淘等一批知名企業進行了對接,並就分支機構落戶達成了初步意向。
二是統籌推動全區重點工作。借力“促惠上”活動,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轉型升級、區域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推出了34項主要指標、10項重點經濟工作、20項民心工程和40項重點項目臺賬,以活動開展促進各項工作再上新水平。一季度,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41億元,同比增長10%;預計實現財政收入7.59億元,同比增長15%;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同比增長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