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以來,武清區委、區政府紮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試點建設工作,堅持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緊緊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一步搞好謀劃、狠抓落實,不斷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科技推廣應用、創新農產品銷售模式、深化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示範區建設成效顯著。
在具體工作中,區委、區政府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加強與農業部規劃設計院、天津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的對接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工作。積極建立院士工作站,並與15家農業龍頭企業簽約,進一步強化對種植業高水平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工作,加大種植業重點技術和新品種的引進推廣力度。與此同時,積極與農科院簽訂協議,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特派員先後深入7個鎮協助完成新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合作或協作鎮街申報有關農業項目等。目前引進並推廣種植的品種達27個,引進篩選出適宜推廣的優質品種12個,組織開展觀摩推廣活動12次。在推動農業增效方面,全區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落實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項目10.25萬畝,小麥後期“一噴三防”41.8萬畝,綠色防控技術6項,降低了化肥施用率,進一步促進了種植業生產增效,維護了生態環境。同時,全區積極創新農產品銷售模式,在全市率先試行了農產品直供直銷、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等經營模式,通過減少流通環節,實現讓利於生產者和消費者。目前,已有40餘家企業、合作社參與,共對接京津地區機關團體200家、超市6000餘家,建成社區門店60餘個,日銷量400餘噸,帶動農戶2萬戶。爲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現已開通津農寶電子商務平臺,目前有22家武清特色農產品旗艦店開始運營。此外,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減三增”發展思路,在穩定糧食總產的同時,全區適當調減糧食佔地面積,發展林果及其他高效經濟作物種植。今年以來,已新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