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世53年之後,雷鋒再次被遼寧省撫順市請『出山』。
在撫順1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雷鋒的印記其實並不少見。雷鋒紀念館建在雷鋒路上,『雷鋒號』汽車偶爾從門前駛過,旁邊不遠,是一所『雷鋒學校』。此外,還有不少評為『雷字號』的單位,散落在城市裡。
不過,對於這座被稱為『雷鋒城』的城市,這一切顯然還不夠。
3月25日,撫順廣播電視臺『雷鋒頻道』開播,這是中國第一家以雷鋒名字命名的電視頻道,也是『全國首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頻道』。
『撫順作為雷鋒的第二故鄉,應該承擔起學雷鋒的引領作用。』撫順市廣播電視臺臺長商澤友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辦雷鋒頻道,目的不僅是教育撫順市民,也要把遼寧省的道德典型聯合起來,為雷鋒頻道添磚加瓦。要帶動撫順市的學雷鋒,更要輻射全省,甚至走得更遠。』
『人就是這樣,做了好事以後,一旦受到了表揚,想停都停不下來。』
『好事天天有,今天特別多。』當主持人面帶微笑念出這段話,就意味著雷鋒頻道自辦節目開始了。這是雷鋒頻道唯一一檔新聞資訊欄目《陽光資訊》的開場白。
『完全是依據「好」字做文章。』負責雷鋒頻道日常運行的副總監張秀麗說,『內容基本上是好消息,好事件,好典型。』
在剛開播的前幾期裡,兩到三條這樣的新聞和一個關於雷鋒的海采調查,構成了這檔只有15分鍾時間的資訊欄目的全部內容。在雷鋒頻道播出的《與愛同行》、《政風民心》、《最美身邊人》、《走進雷鋒》和《紀錄記憶》等節目,大多也只有十幾分鍾。
為了這6檔十幾分鍾時長的欄目,這個地級市的廣播電視臺曾經傾注巨大的精力和熱情。
『這項工作從提出到付諸行動,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商澤友說。其實在更早的時候,撫順市就曾想過拿出電視臺的一個頻道或電臺的一個頻率,專門做雷鋒宣傳。
今年52歲的臺長介紹,直到2014年,這一提議『開始納入高層設計』,『市委親自過問,並作出指示,市委宣傳部找來專家學者,反復論證策劃』。
在籌備的時候,張秀麗經常在晚上10點多還接到臺長的電話。頻道開播前,節目樣片做了8個版本,請專家評審。臨近農歷羊年春節,張秀麗和商澤友還在北京參加一個討論會,他們在臘月二十九准備返回撫順時,發現所有車票都賣光了。
『感覺在雷鋒頻道,領導審核特別嚴。』如今在雷鋒頻道負責一檔人物欄目的朱義奎說,『因為雷鋒已經不是新的選題了,要把老題材做出新樣子來,挺不容易。』
頻道初創之時對節目內容把關的專家名單,可以列出很長一個。其中包括已退休的海軍中將冷寬、曾經為故事片《雷鋒》作曲的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傅庚辰、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輯陶克等。
在撫順市,市委宣傳部還找來專家一直跟了20多天,『把節目形態定下來,不應該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在雷鋒頻道的開辦上,專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在內容和定位上一定要符合時代的特點,符合受眾的需求,盡可能不要做高大上、完全是概念化、政治化的東西。』商澤友說,『所以我們就定位在道德引領,服務民生。』
於是,首期《陽光資訊》的內容就包括『市青少年宮開設免費課堂受到大家歡迎』、『公交車站前撫順市民自覺排隊候車』等。在雷鋒頻道宣傳好人好事的欄目,還有主要介紹志願者團隊的《與愛同行》,以及從普通人中挖掘典型的《最美身邊人》。
『有可能就撿了一部手機,交到失主手上,那就是最美。人就是這樣,做了好事以後,一旦受到了表揚,想停都停不下來。』商澤友說,『我們就是要「向上、向善」的東西,讓大家看完以後很舒服,不是凶殺啊、著火啊那些挺陰暗的東西。』
雷鋒頻道開播後,撫順廣播電視臺記者曾前往居民區,詢問人們對頻道的看法。在北臺社區,記者從一位老大爺那裡得到的建議是,『不能只播好人好事,應該把一些負面的信息也曝光,讓他們有所警覺』。
『我們節目中也有不好的事情,但現在圈定的都是與不文明現象有關的。』商澤友說。開播到現在,雷鋒頻道曾經組織過志願者上街糾正市民的『中國式過馬路』,也曾通過百姓記者的鏡頭曝光街頭亂丟垃圾的現象。
還有一檔《政風民心》欄目,帶有『監督』性質,『效果體現在政府在接聽電話、為民服務方面做得怎麼樣』。
『雷鋒頻道在節目類型上基本上是全覆蓋了,這樣能有全方位的傳播。』張秀麗說。
『以情動人,但絕不會為情所困。我們不能給大家帶來一種印象,就是這個社會怎麼會有這麼多難的事兒和解決不了的問題。』
其實對撫順人來說,關於雷鋒的宣傳早已司空見慣。
雷鋒在1962年去世後,市政府只要有工作報告,每年必然會提到『學習雷鋒』,『甚至「文革」期間也沒有停止』。2011年,隸屬於市委的『建設雷鋒城辦公室』成立,『完善了目標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
如今,每到晚上,雷鋒頭像的路燈就在撫順的部分街道亮起來,雷鋒身著軍裝的形象,還會若隱若現地從市中心新建的萬達廣場霓虹燈上閃過。
可即使在這裡,宣傳雷鋒精神也在面臨新的挑戰。
『現在人們慢慢把雷鋒精神淡忘了。』得知記者要去雷鋒紀念館,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
不久前,就在紀念館後面的一條寬敞馬路上,這名司機發現一位中年婦女倒在路中央的黃線處。天下著小雨,時而有超車的車輛急速駛過,『一不小心就軋著了』。可是始終沒有人扶起倒地者。
40分鍾後,這名司機等到了乘客,便駛了那裡。
『我是不敢扶,現在訛人的太多了。』這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司機說,『就跟小品裡那樣,原來是開大奔的,扶了幾次人之後,改騎自行車了。』
在電視臺乾了29年的朱義奎也感覺,『現在講奉獻的人少了』。但他認為,『社會挺復雜,媒體的引領作用很重要,我們如果天天在網上播正能量的東西,老百姓就關注正能量多一點。』
『如果大家都講奉獻,誰不願意生活在那樣的社會?小孩兒放出去不用管,沒有大人看著。』已經步入中年的他感嘆,『社會還是需要提倡正能量和核心價值觀的東西。』
一個在雷鋒頻道滾動播出的短片則稱,雷鋒頻道的開播『以傳媒主渠道的力量,發出了撫順人學習雷鋒的最強音』。
作為《最美身邊人》的制片人,朱義奎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會被身邊的人質疑。首先提出的一個疑問是,『撫順有那麼多好人好事兒讓你拍?』
對這種質疑,他有自己的理解,『我覺得好人不一定都是勞模、楷模,身邊到處可以找到好人。』
那些被選入他節目的好人,大多來自於市總工會、婦聯、團委以及各區縣宣傳部的推薦,並且數量並不少,『因為現在都在打「好人」這張牌』。然後,他再從中挑選『有動情點和比較好展現的故事』。
只是讓朱義奎苦惱的是,各部門『推薦的人物雷同的特別多』,『雖然說名字不同,但事兒都是一樣的』。
本來計劃日播的《最美身邊人》,在開播時變成了每周兩次。而為了讓觀眾更愛看,朱義奎還盡量設置一些故事情節,用紀錄片的形式展現。有時候,由於人手不夠,無法按照紀錄片的操作進行長時間跟拍,『只好讓采訪對象把做過的事情重做一遍』。
另一檔節目《與愛同行》,除了挖掘展示當地的志願者活動外,還增加了『圓夢』的功能——通過微信平臺征集心願,然後播出,向社會尋求愛心人士的資助。
這些心願也要經過一定的篩選。節目開播至今,曾經播出的心願包括『幫助失散19年的孩子找媽媽』、『幫助肢體殘疾卻堅持文學夢想的人找老師』、『幫助照顧重病父母的農民工子弟換窗戶上的玻璃』。
『我們是以情動人,但絕不會為情所困。社會中有很多困難群體,我們不能給大家帶來一種印象,就是這個社會怎麼會有這麼多難的事兒和解決不了的問題。』張秀麗說。
所以,她給頻道節目定的一個規則是,『不因困難而感動,只因堅守而喝彩。要呈現那些困難當中積極向上的人和他們想走出困境的執著精神』。
『我們要嚴格把關,逐步進一些品牌的廣告,沒品質的一個都不讓進,藥品廣告一個都不上,要不就是對雷鋒這個名字的污蔑。』
令臺長商澤友欣慰的是,頻道開播十幾天來,『整體反響不錯,感覺很溫暖』。
撫順市因長年收藏與雷鋒相關的物品而聞名的褚士奇說,自從雷鋒頻道開播,他『就不看其它臺了』。
在頻道開播前的一次研討會上,張秀麗被一位雷鋒精神的『研究型學者』拉著手說,『可算找到家了』。
一篇關於雷鋒頻道開播的評論文章稱,雷鋒頻道『及時提供了主流的價值選擇,也為當下電視傳播亂象注入了一股清流。同時,它實際上也延伸、豐富了雷鋒精神的傳播手段』。
或許是因開播時間尚短,雷鋒頻道在撫順的影響力,暫時還沒有預期的那麼大。
『誰看撫順電視臺啊?』當被問及是否知道雷鋒頻道時,市民小高一臉茫然地說,『都看湖南臺、浙江臺,「跑男」,知道不?』
另一位正在雷鋒紀念館參觀的老大爺則說,『平常老伴兒愛看央視八套的電視劇,我都是跟著她在看。』
『雷鋒頻道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概念,和其它頻道沒有什麼區別。』曾經負責頻道架構設計的張秀麗說。在她看來,中國現在的電視頻道都在打一個品牌,安徽衛視在打『劇情天下』的品牌,江蘇衛視在打『情感中國』,湖南衛視則叫『娛樂中國』。而雷鋒頻道要做的,就是『用「溫暖」給頻道貼上一個愛的標簽,貼上一個好的視角』。
雷鋒頻道沿用了『撫順電視臺三頻道』的呼號,如果不是時常跳出的頻道片花,觀眾還很難把它和其它頻道區分開。
在雷鋒頻道開播前,撫順電視臺依照有關規定,已劃分了新聞、公共、教育3個頻道。由於隊伍力量的限制,只有一頻道播出自辦節目,二、三頻道均以播出外購電視節目為主。而且影響力有限,地區落地很不理想。即使在撫順市下轄的區縣,人們也很難看到二、三頻道,『因為廣告的競爭,經營的壓力,頻道落地是要花錢的』。
『現在通過雷鋒頻道,實現了三個頻道的成功落地。』這讓臺長商澤友感到欣喜。『而且改頭換面,變成了綠色頻道,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都沒有,購買的電視節目都是和國學、奮斗有關,電視劇也都得是正劇。』
如今,雷鋒頻道每天總共有1個小時的自辦節目,在晚上6點首播,然後又在當晚九點和第二天早上7點重播。剩餘的大塊時間,則用公益廣告和電視劇等填補。
還有好多廣告想進來投放,但商澤友都沒讓進。他告訴記者,『我們要嚴格把關,逐步進一些品牌的廣告,沒品質的一個都不讓進,藥品廣告一個都不上,要不就是對雷鋒這個名字的污蔑。』
在對雷鋒有不少研究的商澤友看來,雷鋒頻道其實『最適合打廣告』,比如一個企業可以宣傳其文化是忠誠、奉獻,和雷鋒精神一樣。
『這樣一種軟廣告也是一種宣傳,要比硬廣強得多。』商澤友說。
而這位臺長要做的,就是『要把傳播主流價值和頻道的發展緊密結合』。
他2014年剛調到電視臺工作,並一手推動了雷鋒頻道的成立。對於雷鋒頻道的未來,這位新官有著不少打算。
首先,他要把頻道呼號正式變更為『雷鋒頻道』,這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
其次,他希望『把這作為一個陣地,希望全國的學雷鋒的專家全部雲集到這兒』,『冠名啊,合作啊,怎麼都行。』
在他看來,這樣的夢想或許需要時間,但至少在逐步實現。目前遼寧電視臺就給了雷鋒頻道一檔節目《中國好人》,『他播完我們播,不要錢。』
關於雷鋒頻道的開播,這家地級市電視臺『並沒有做太多的宣傳』,它還是個只有在撫順纔可以收看到的電視頻道,淹沒在100多個頻道中。記者在街頭隨機詢問的當地人中,知曉這個頻道的並不多。
雷鋒頻道在遼寧省以及省外的傳播,更便捷的方式是依靠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截至4月5日,開播12天後,雷鋒頻道在新浪官方微博上的粉絲數,是178。
『我也希望你們幫我們呼吁一下,這樣的頻道應該在全國落地。』在采訪即將結束時,臺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