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這捆400多斤的稻秸能燃燒4個半小時,排放的煙塵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後,每立方厘米煙塵裏含顆粒物17.1毫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氣黑度等指標通過天津市環科院的監測,優於國家排放標準。”
日前,在寶坻區八門城鎮歡喜莊村清水思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李永軍指着一份環保檢測報告告訴記者,“今後,秸稈兒咱們這麼燒——稻秸供暖,變廢爲寶,達標排放。”
李永軍說,以前稻秸除了用來打草簾、草繩,大部分都堆在地頭兒浪費掉或者被當做柴火燒掉,還污染環境。爲此,他幾年前就開始琢磨稻秸焚燒和利用的問題。經多方諮詢專家,將方向瞄準了生物質燃料設備。去年9月,在市農機局牽線搭橋下,他從承德一家鍋爐公司嘗試引進了一臺用稻秸作燃料的特種鍋爐。
“沒想到這一試還成功了,測試室溫達到26℃以上。”李永軍算了一筆賬,“稻田平均畝產稻桔300公斤左右,一臺鍋爐一個冬季正常取暖消耗大約6萬公斤,也就是200畝地的稻秸,能實現供暖3000平方米。燃燒後的灰燼還可以放進稻田補充鉀肥,經濟又環保。”
試驗成功了,李永軍非常高興。讓他更興奮的是,今年,稻秸取暖技術和設備將在八門城鎮歡喜莊村、前張村、後張村及5所學校、1家幼兒園和黃莊鎮王木莊村等11個點位集中試驗推廣,預計每年消耗近6萬畝水稻秸稈、大幅減少大氣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