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廣東汕頭市一女孩在水庫旁洗手時不慎滑入水中,她的多位親屬相繼下水救援,結果導致7人溺亡,引發人們關注。剛剛參加完救生員教員培訓的體育學院游泳教研室副教授王嶸提醒,會游泳不等於會救人,下水勿盲目,最好間接赴救。
據介紹,水中救人需要經過專業訓練,若非專業人士切勿貿然下水,否則有可能救人不成反害己。一旦遇到溺水者,從安全角度考慮,首先應採用不下水的間接赴救方法。比如,利用手邊現有的木杆、繩帶、救生圈、泡沫等,拋給溺水者,將其拖上岸。若現場找不到繩子和竹竿等物件,可用皮帶、衣服、褲子等綁成一條繩子,進行施救。
如果必須採用直接赴救,下水前要將衣物脫淨,尤其是鞋子。這樣可以減少游泳時的阻力,避免溺水者在慌亂中抓住救援者的衣服不放手,進而對救援者造成威脅。救人過程中要注意,即便水性很好,也不能正面遊向溺水者。人落水後,出於求生本能會拼命掙扎,即使昏迷狀態下,可能也會下意識地死死抱住施救者。在水中,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施救者極有可能被溺水者纏住,導致自己也溺水。
當發現溺水者處於昏迷狀態時,可從身後、雙手托住兩個腋窩,用仰泳的方式拖回岸上。迴游過程中,需注意使被救者的嘴露在水面上,防止嗆水。如果遇到溺水者還在掙扎的情況,救援者遊至溺水者身前3至5米時要急停,馬上觀察一下溺水者是面向自己還是背向自己。如果是面向自己,可潛水至溺水者髖部,將其轉動180度,變爲背向,再進行施救。如果是背向自己,可用雙手托住兩個腋窩,將其用力向上撐起,讓溺水者緩口氣,再進行救援。
王嶸提醒,會游泳不等於會救人,發現有人溺水應該第一時間打電話或呼喊求救。不提倡未成年人救人,因爲未成年人力量小,下水救人很危險。如果本身水性不錯,下水救人時,最好兩三個人一起去。即使直接赴救,最好也避免身體接觸,在離溺水者較近的位置,拋出木杆、繩帶、救生圈等,進行拖拽救援。一定不要採用手拉手的救援方式,這樣對溺水者和救援者都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