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國兩會結束已經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官方改革動作頻頻,經濟新政密集出臺。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連考察、調研、座談,直指改革難點、迴應民生關切,提出了降網費、提網速,年內完成“一照一號”改革等諸多“硬要求”,凸顯出推進改革的緊迫感。
一月內連出多項新政
在全國兩會落幕後一個月的時間裏,改革“蹄疾而步穩”,經濟新政密集公佈。據中新網記者梳理,自3月15日至4月15日,一系列具體經濟政策接連出臺——
3月17日,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的實施意見》,明確要以改革的辦法,解決社會資本“進不來”、“不願進”和“不可持續”的問題。
3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改進口岸工作政策措施,促進擴大開放和外貿穩定發展。會議提出,在現有基礎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關及進出口環節的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相關非行政許可審批。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銀監會出臺住房貸款新政,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同日,財政部、國稅總局下發通知,下調售房免徵營業稅門檻,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
3月31日,國務院正式發佈《存款保險條例》,最高償付限額爲人民幣50萬元,這將爲金融市場織就安全網。
4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適當擴大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範圍,更好惠民生助發展;4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在全國範圍內清理規範涉企收費、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降低鐵礦石資源稅徵收比例3項政策。
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38項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並決定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在沿海地區覈准開工建設“華龍一號”示範機組,在調整能源結構中促進穩增長。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政府需要主動作爲。”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統籌長短結合,既有當下穩增長、防風險的考慮,也有長期調結構、增潛力的目的。
趙錫軍指出,上述一系列政策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的旨在降低市場主體進入門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有的爲了穩住住房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有的有利於清障減負,爲企業營造更好的經營環境,進而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
總理屢提“硬要求”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李克強先後共召開5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分別赴工商總局、吉林省進行了考察調研,並在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前一天召開了一次專家座談會。
期間,李克強針對多項重大問題,向相關負責人提出諸多“硬要求”,直指改革難點,迴應民生關切。
3月20日,李克強在國家工商總局考察時,提出“硬要求”——“‘三證合一、一照一號’的改革,年內務必實現!”;在4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再次要求相關部門“從大局出發”,加快推進“一照一號”改革。
所謂“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是將原本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本證件,合併成“一張執照、三個代碼”。而總理要求的“一照一號”,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將工商註冊號、組織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號統一爲一個“商事登記證號”,登記主體對外使用單一號碼,這將最大限度降低社會成本和行政成本。
在4月14日舉行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面對參會者提出的中國流量費太貴的問題,李克強當即對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並要求有關部門負責人“加快協調工作”,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帶寬。
4月9日至10日,李克強奔赴吉林省進行專題調研,督陣東北經濟。在調研中,李克強要求,東北要重拾“闖關東“精神,並下達了“硬要求”——“今年年底,我們要回過頭‘算總賬’,東北三省必須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完成”。
在4月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給參會的各部門負責人提出了一項“硬要求”:各部門今後出臺文件、規定,如果是給企業“念緊箍咒”、“套枷鎖”的,一定要上報國務院做評估。
“這些‘硬要求’凸顯了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緊迫感,也清晰地體現出領導人推進改革的堅定決心。”趙錫軍表示,改革重在落實,當前的改革多是自上而下,有了“硬要求”,也就有了壓力,有助於加速改革的落地。
趙錫軍指出,總理強調的“硬要求”,均涉及當前改革的難點,也是民生關注的痛點。解決這些問題,將掃清體制機制的障礙,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能增強人民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