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北三河郊野公園、獨流減河郊野公園、官港森林公園建設持續推進;濱海新區城市版圖不斷延伸,生態城區的定位帶來旺盛的綠化需求。隨着政府對生態建設越來越重視,綠化與濱海新區的建設發展如影隨形。正值春天綠化高峯期,苗木市場也涌動着春潮。
十年販苗路
羊年春節剛過,老範就約上幾個鄉鄰,把自家地裏的苗木販往濱海新區。老範其實不老,才47歲,從事苗木販賣卻已經十個年頭了。十年來,他一直在塘沽桂林路上的苗木市場賣苗,家裏幾十畝苗圃是一家六口全部的營生。老範的苗木以果苗爲主,包括大櫻桃、蘋果、桃、山楂、蘋果、石榴、西梅果、葡萄、梨等,還有櫻花這種觀賞植物。老範的苗木個頭不大,甚至還有葡萄幼苗。苗木根部的土塊也偏小,但這並不妨礙他的自信:“所有苗木包活,不活的話下一年免費更換新的。常年在這兒賣苗,絕不能做一錘子買賣。”老範的育苗技術是祖傳的,老家山東慶雲縣土質也偏鹽鹼,跟濱海新區土質相似。他告訴渤海早報記者,自己一直在延續老一輩人的育苗方法管理苗木,腦子中還裝不了那麼多新的條條框框。
僅有幾十畝農田改成的苗圃,老範當然算不上苗木大戶,他做的是小本兒買賣,主要盯着市民庭院綠化的散戶市場,即使往大處也不過偶然做下小區綠化。既然主要面對市民,就得知曉市民的心理,“既要能開花,更要能結果,老百姓圖的是個實惠。”所以,他賣的絕大部分是果苗,而且“能活”是最重要的考量,他目前還沒有顧及胸徑、樹型這些“新”的市場要求。
雖然做的是零零散散的買賣,但在老範眼裏,做這行還是比老家人種田強。生意最好的時候是2008年前後,兩個月下來賺個萬兒八千的不成問題。此後,來的苗木商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到今年“倆月能賺六千元就不錯了。”說到競爭,老範有些不情願地向渤海早報記者承認,許多工程項目對樹型要求很嚴格,自己是延續上一代人傳下來的育苗方法,難以適應這些嚴格的要求;加上沒有文化,不懂得上網、做廣告那些新玩意兒,讓他的苗木銷售渠道受限。
用腦子賣苗木
25歲的薊縣小夥兒小王大學畢業,腦子裏的想法明顯更多、更新。反映在苗木上,他家的苗木胸徑、高矮、樹型更加規整,看起來更舒服;根部帶土很多,“這樣更加容易成活,能賣到‘五一’,栽上可以繼續開花。保證成活,不成活的話來年免費補栽。”小王說。雙花藍枝梅、榆葉梅,正開得絢爛;也少不了國槐、金枝槐這樣的主力綠化觀賞樹種。然而,展售現場僅是他的一片小戰場,他還創建了個人網站,方便大客戶從網上下訂單。
渠道更多,導致小王的客戶也明顯更多元,有工廠、小區、個人別墅,還有綠化工程項目。正月至今,他已經賣出了七八百棵大樹苗,它們都是胸徑四五公分的,每株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當然也有“走量”的單子,比如賣出的五萬株兩年苗,有桃樹杏樹冬棗樹,都有小拇指粗細,一株能掙四毛錢,圖的是薄利多銷。正月至今,小王家苗圃的銷售額已達到了30萬元。不過據小王講,投入也不少,人工是其中重要一塊兒,僅刨出一株帶大塊根土的大苗,就需支付高達30元的人工費。量小的時候用自家貨車運,量大的時候還得考慮僱車運苗。不過,刨去所有成本,從開春至今,小王家苗圃的淨收入也有十幾萬元了。小王大學讀的是工科,畢業後回家管理苗圃,迄今已經兩年了。“收入比上班還是要強不少。”他說。
外來規模型苗木基地唱主角
通過了解老範和小王的生意,我們觸及了濱海新區苗木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濱海新區園林行業一位專業人士告訴渤海早報記者,定位於生態城市的濱海新區,隨着城市版圖的不斷擴張,催生了綠化需求。綠化建設需要大量苗木,促使本地苗木市場加速升溫。像銀杏等繁殖區域有限、生長週期長的樹種,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以胸徑15公分、18公分、20公分三個檔次劃分,有的胸徑16公分的樹苗竟比15公分的貴上三分之一。綠化建設的需求正加劇着本地苗木市場的競爭。苗木市場的升溫加劇着市場格局的演變。成本更低的外地規模型苗木基地開始唱主角,其供苗量已佔新區綠化市場的70%到80%。
苗木培育需要土地、人工,在這兩個方面,本地苗圃均不佔優勢。像泰達園林這樣的本地苗圃,走的是品種全、特色品種豐富的路線,以滿足濱海新區應急綠化項目的需求和“查漏補缺”的需要。當然,泰達園林還在走高端科研路線,不斷引進、試驗新品種,豐富自己的苗圃。而在城市邊緣的劉園、北倉苗圃,則已經隨着城市的擴張漸漸萎縮。苗木供應方向薊縣、河北、山東、河南等外部轉移。
在山東、河南等更靠近南方、土地更爲充足、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因爲氣候溫暖、生長週期短,資金投入少等原因,苗木的成本要比本地減少40%至60%。那些地方也產生了以苗圃爲主業的苗木基地縣,如河南的鄢陵。公開資料顯示:早在盛唐時期,鄢陵境內就出現了大型園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時期更有皇家園林落戶。李白、蘇軾、范仲淹曾到此尋古賞花。清代詩人汪琬曾有詩云:“鄢陵野色平於掌,也有江南此景無”。今該縣境內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60萬畝。山東青州也形成了成規模的苗木基地。來自上述地方的質優價廉的苗木,正源源不斷地供應着濱海新區,裝扮着這片大發展中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