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周,習近平主席在時隔1年半年後再次訪問印尼,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曾對印尼進行國事訪問,決定把兩國關系提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並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了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曾指出,『中國和印尼關系發展,如同美麗的梭羅河一樣,越過重重山巒奔流向海,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誠然,從鄭和下西洋遍訪印尼群島,到《紅樓夢》對來自爪哇的奇珍異寶的形象描述,從新中國成立後印尼同中國最早建交,到今天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生動而真實地詮釋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尤其是60年前,美國正在對新中國進行圍堵,並扶持臺灣當局制造緊張局勢企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時候,中國和印尼兩國同其他亞非國家攜手合作,衝破各種阻撓成功召開萬隆會議,被時任印尼總統的蘇加諾稱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色人種洲際會議』。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60年前的那個下午,當時兼任外交部長的周恩來總理在美麗的山城萬隆闡明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堅持求同存異、平等協商的精神。這次會議所體現的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間的友好合作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而載入史冊,成為日後第三世界經濟合作和爭取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先導。這是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一次精彩亮相,向世界澄清了長久以來的誤解與抹黑,為新中國贏得了更為廣闊的外交空間,成為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筆者本人也與萬隆會議有一段淵源,1955年,周恩來總理從萬隆會議回國後,深感國內外語外事人纔之匱乏,故決定成立一所外語學院。此乃筆者的母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之肇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址,親自確定校名沿用至今。時至今日,北二外人仍以周總理為人生楷模,懷念一代偉人之風姿,不負總理之期望,培養出現任外交部部長王毅、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等一批務實、穩健的外交外事人纔,此或可稱為萬隆會議的一個意外收獲。
60年後的今天,萬隆精神歷久彌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紀念萬隆會議,更是對會議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如果說60年前和平相處、求同存異是萬隆精神的時代主題,那麼在60年後的今天,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則最能抓住時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中國駐印尼大使謝鋒如是說。
萬隆古稱『勃良安』,意為『仙之國』,現名意為『山連山』。習近平主席曾就中外關系發表評論稱『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山水相連、脣齒相依,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長期保持著和平共處、平等相待、友好互助的親密關系,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堅持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成果是中國和東南亞人民的共同心聲、共同夢想。中國提出的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顯示了中國願與東南亞各國共同努力,推進互聯互通,真正促進亞非各國共同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各國人民,這正是對萬隆會議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遠親不如近鄰,『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區域一體化的設想,更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籌建亞投行、中國高鐵駛向東南亞都毫無置疑地體現了中國的真誠與務實的善意,從萬隆精神到大國新外交,體現的是不斷增強的中國綜合國力,不變的是中國珍視地區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