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浙江衛視播出的《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獲得了巨大成功,很多朋友成爲了其忠實的粉絲,這不第二季《奔跑吧兄弟》已隆重登場,奔跑熱再度升溫。在津打工的小趙平時最愛看的節目就是《奔跑吧兄弟》,可最近他來說可沒心情看“跑男”,怎麼回事呢?
今年4月份,在開發區某廠上班的小趙收到一份郵件,說是小趙贏得了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欄目的戶外抽獎一等獎,獎金5萬現金。看到自己中大獎了,小趙趕緊點擊了郵件裏的網頁鏈接,裏面還要填寫個人信息。小趙按照要求填上了自己的信息,緊接着網頁跳出來了一個提示,要求小趙上繳5000元的保證金才能領取鉅額獎金。一看到要繳保證金,小趙就感覺是詐騙,就立即把網頁關了。
過了三天,小趙忽然接到一個外地電話,對方自稱是浙江中級人民法院的,說小趙的5000元保證金沒有按時上繳,已經被《奔跑吧兄弟》欄目組告上了法庭,要打官司。不過對方說,如果小趙選擇庭外調解繳納保證金的話,還可以繼續領取鉅額獎金。小趙一聽連法院都介入了,就信以爲真了。隨後小趙就按照對方提供的銀行賬號把保證金5000元一起匯了過去。可沒多久,對方又提出要小趙交9000元的手續轉讓費,這時的小趙才發覺上當了,趕緊掛了電話,不過匯出的5000元錢可找不回來了。
其實,小趙遇到的電信詐騙類型是典型的中獎類電信詐騙,騙子無非是利用了目前最新的綜藝節目作爲幌子。很多熱門的綜藝節目像都曾被詐騙分子利用,騙取錢財。騙子以短信、微信、電子郵件等方式發佈綜藝節目的中獎信息,然後又以領獎需繳納保證金、手續費等各種明目不斷騙錢。
天津市公安刑偵局預警提示:目前,各類綜藝節目都沒有設置場外中獎環節,收到類似中獎短信或郵件均爲詐騙。不要貪圖小便宜,親信各類中獎信息,在沒有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不能輕易相信別人匯款轉賬。隨着電信詐騙的手段不斷翻新,不可輕信陌生電話、短信及網上信息,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的短信或電話,要做到“不聽、不信、不匯款”,以免上當受騙;對於自稱是工作人員而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並致電有關部門進行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