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讀者周女士:我的孩子今年3歲半,有時挺不聽話,比如帶他去超市,經常會在裏面大吵大鬧,大人說話時,他也總插嘴。孩子越來越大,應該如何培養他在日常生活中講“規矩”呢?
“有事您言語”專欄記者:本市幼兒教育專家王麗麗提醒,教孩子規矩時,家長要有耐心,進行正確引導、積極鼓勵,不能一味強硬,也不能一味順從。
在小孩子見到生人之前,一定要先告訴他“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讓他有心理準備,甚至可先練習一下。見了面,小孩不敢和對方打招呼,家長不要着急,而要鼓勵他把之前練習的說出來。如果真是害羞,一時怯場,讓孩子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回家後,則要極力讚賞孩子今天的表現。其實小孩都很精明,當他發現“嘴甜”可以讓大家都開心,又可得到獎賞時,他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
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休,事先預防是關鍵。外出前,要先跟小孩講好規則,確定他已經聽明白,並問他是否能遵守。到了外邊,這些規則被打破時,家長要耐心提醒與糾正,直到孩子改正。同時,家長也要堅持原則,例如,孩子在超市奔跑吵鬧、屢勸無效時,家長一定要放棄購物,帶孩子回家。下次出門前,可再和孩子談一次,是否瞭解這些規則,能不能遵守。
如果碰到大人講話時孩子插嘴這種情況,要先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打斷別人談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爲。”同時,大人也不要在小孩插嘴時迴應他的要求。談話告一段落後,再主動問孩子:“你想做什麼,我現在可以幫你。”